紫阳:以民生民意为导向全面提升公安工作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3日 来源:紫阳县公安局 【字体:

 

近年来,紫阳县公安局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保障民生、服务民生为核心,以保平安、促稳定为重点,以管好队伍、树立形象为保证,全力打造民生警务,公安机关维护稳定和服务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在省、市、县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活动中,紫阳排名连年攀升,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局”。  

一、以打开路,深入开展“反盗抢保民安”专项行动。打击是主业,是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重要抓手。该局牢固树立“打击犯罪,爱民护民”意识,切实履行好“维护一方稳定、保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百姓”的神圣职责。一是以打开路,综合施策。紧紧盯住群众深恶痛绝的“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切实做到“老百姓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老百姓反映什么问题最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结合全县实际,把“反盗抢保民安”及“春季破案会战”等专项行动引向深入,同时加强情报分析研判,对已发案件规律、特点及其侦查对策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打击的针对性、科学性。二是每日调度,研判警情。建立健全每日、每周、每月及季度警情分析研判,依警情动态调度警力,对本地治安形势进行总体识别、综合评价和定量诊断。对重大警情,局长亲自研判、亲自部署、亲自督办。三是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坚持“打掉一种犯罪,跟上一套防范措施”,加强对前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取保候审人员生活状况、经济来源、人员交往、吃住行销乐等情况的摸排、盯防力度,加强对行业场所的监管力度,堵塞漏洞,以从中开展经营并发现有益线索。截至目前,全县共查破各类刑事案件125起,其中侵财类案件103起,抓获犯罪嫌疑68人,打掉流窜盗窃团伙536人,民生案件破案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97%。全局共研判出台每日警情112期、每周警情16起,对全县957名重点人员逐一进行了核实登记,登记率达100%  

二、专项推进,健全完善民生警务工作机制。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最直接、最现实、最真实的民意,该局认真分析研究,建立完善问题导向、民意导向工作机制,成立专班、强力推进,完善机制、常抓不懈。一是成立专办。成立专门的民意舆情办公室,从政工、指挥中心、纪检督察等部门抽调专人加强民意舆情工作,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和具体举措并纳入考核,真正把工作开展起来。二是拓宽渠道。全面收集紫阳公安外网、紫阳人社区警务板块、110报警平台、平安紫阳警务微博、警民联系QQ群、政务便民百事通441111转办、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等各种渠道反映的民生诉求事项,最大程度地整合、拓宽和畅通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把各类社情民意全部掌握起来。三是完善机制。建立转办督办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敏感程度,逐项明确承办单位、责任领导和办结时限;建立分析研判制度,定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和规律特点,为科学决策、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未按时限办结、整改和解决的,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责任,在办结过程中发现的伤害群众感情、侵害群众利益,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今年以来,通过民意舆情渠道共解答群众咨询389件、接受群众工作建议23起、接举报投诉3起(均已办结),便民服务办结工作受到县委政法委通报表彰。  

    三、坚定信心,扎扎实实抓好“两率一度”工作。一是接处好每一起警情。重视每一起警情,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积极开展“创人民满意110”活动,建立规范警情接报、现场处置、物证提取、分析研判、案件办理、执法监督、跟踪调度等一整套制度流程,有效解决出警不及时,处警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强化警情回访与核查通报,认真核查每一起不满意警情,并真正整改追究到位。二是服务好每一名群众。把“两率一度”工作与“争创西部一流 创全国先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户政、出入境、交管等窗口单位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审批、服务承诺、政务公开、过错追究”制度,真正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以公安队伍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整改。对屡整不见成效的问题和单位,实行挂牌督办,重点解决。三是办好每一起案件。充分发挥连续8年“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公安局”的积淀优势,切实把好没一起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从严、从细、从快的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同时严查严纠伤害群众感情、执法不公、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问题,以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队伍形象赢得群众满意。截至目前,共接各类报警求助983起,回访983起,回访满意率达99.7%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