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8日,全省公安机关“秦安”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后,宁陕县公安局迅速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突出六大重点,确保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1、突出线索排查、收集,强化循线深挖。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在全县开展“地毯式”排查,全力获取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一是继续加大在相关场所行业的耳目布建力度,及时获取掌握第一手信息。二是组织力量对以往案件上下游犯罪进行深度挖掘,充分依托公安警务综合平台,对前科劣迹人员、高危地区人员实施动态监控,从中发现一批线索;三是主动联系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执法部门,获取行政处罚信息,从中梳理确定一批案件和线索;四是要借助警民恳谈、大走访等形式,广辟信息渠道,扩大案件线索来源,对群众举报、新闻媒体反馈的线索要认真梳理,从中迅速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件,尽快拿出战果。
2、突出查处大案要案,确保打击实效。对重大犯罪线索,紧盯不放、强化侦审措施,用足专门手段,全力组织侦破。强化案件督办,对重大案件县局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上指挥,及时予以挂牌督办,加强协调指导,强化办案保障,力争办理几起在全市、全省有影响的精品案件。强化法律运用,认真研究政策法规,用足用好法律武器,明确结案标准,确保惩处到位。
3、突出部门联动,强化管理整治。在强化公安内部协作配合,切实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的同时,提请县委、县政府建立起由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卫生、商务、文化、安监、城管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联合打击整治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专项整治工作力度。确保线索及时流转互动。各单位对获取的信息、线索,相互通报,信息共享;对于应当立案查处的,及时转递相应职能部门立案查处。强化执法办案配合支持。公安机关对其他部门发现的涉嫌犯罪线索,提前介入、主动参与,协助收集固定证据;对于重大案件,相关部门落实专业人员,协助公安机关研究侦查措施,收集固定证据。狠抓重点问题联合整治。对易滋生“四黑”的小市场、小作坊、小加工点、小企业,积极联系卫生、工商、质监和食药监等相关部门,集中时间和力量,不间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彻底铲除“黑作坊”、“黑工厂”生存条件;对废旧金属回收、旧货交易市场等收销赃重点部位,主动会同商务、工商等部门,进行集中清理检查,坚决铲除收销赃犯罪滋生土壤;对娱乐服务场所特别是小舞厅、小旅馆、游戏厅、小网吧等“五小”场所,联合工商、文化等部门,开展滚动式检查,坚决彻底拆除包厢内锁装置、封闭门窗、隐蔽通道等违规设施,铲除从事组织卖淫、色情表演、开设赌场、吸毒贩毒的地下窝点。
4、突出基础建设,夯实公安根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工作方针,按照“党委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协同,公安机关推进,人民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报请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掀起“853”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攻坚战,坚决完成市局下达的各项任务。同时,专题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了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赢得政府支持。
5、突出宣传教育,广泛动员群众。重视民意、顺应民意、依托民意,通过“三个结合”,营造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确保人民群众广发参与。在宣传媒体上坚持新旧结合。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作用,同时注重发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沟通直接、互动性强的特点,积极开展网上宣传发动,通过QQ警务室、公安微博等网上渠道现场回答网友关于开展“秦安”专项行动咨询举报,扩大宣传效果,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同时,通过开设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发放联系卡等方式,扩大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提供线索,举报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在宣传效果上坚持点面结合。在广泛发动的同时,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专项教育、重点宣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6、突出绩效考评、严格落实责任。将“秦安”专项行动纳入县局绩效考评,由县局政工监督室抽调相关部门民警具体负责考核,从组织领导、案件侦办、工作成效、信息报送等方面对各派出所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考评,定期通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严格落实县局党委委员分包派出所督导制度,并进一步落实派出所属地管理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责任民警,建立健全管理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严格考核奖励,对工作成效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在考核中予以扣分,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