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紫阳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脱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强化领导,组建帮扶队伍。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县局成立了以副县长、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局党委副书记、政委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组建驻村工作队。由局机关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选派扶贫工作经验丰富、扶贫政策精通的界岭派出所副教导员为驻村“第一书记”,从局机关选派一名民警长期驻村,并聘请一名脱贫攻坚专职信息员,协助“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二、强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一是学习相关政策。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县局先后多次组织驻村工作队员,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学习县委县政府、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发的各类涉及脱贫工作文件,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思想认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学习先进经验。为避免在产业发展中走弯路、立错项,县局要求驻村工作队解放思想,走出去,借鉴学习其他地区在脱贫攻坚中好的产业项目和成功经验、技术,组织到河南省南阳市考察了艾叶产业示范基地。通过走出去学习,不仅开拓了产业发展思路,更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三、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掌握村情民情,制定脱贫规划。驻村工作队员到村入户,走访党员、群众,实地查看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自然资源等情况,多次召开干群大会,充分听取村组干部、党员及群众的意见及建议,制定了《帮扶规划》,规划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基层党建和新民风建设等方面。二是建立民情台账,精准实施接对帮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县局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吃住在村上,深入农户家中,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详细登记耕地、林地、房屋、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主要收入、具体困难等情况,切实掌握家庭实际情况,全面分析致贫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三是严格把关,精谁识别。按照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驻村工作队联合界岭镇联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对双泉村贫困户先后多次上门走访,入户调查,严格程序,严格把关,按照“应退尽退、应纳尽纳”的原则,经过信息摸底、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和两次公示,最终确定贫困户288户。
四、强化对接,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县镇村协作,高效完成信息采集。在县局、界岭镇党委政府和双泉村两委的共同协作努力下,按照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求的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了288户扶贫对象信息采集核查及数据清洗工作,并对全村288户贫困户信息采集表进行统一审核,全部录入系统。二是加强沟通对接,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是经济的载体、发展的关键,县局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积极与县行业部门沟通对接,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今年经县政府批复的项目其中双泉村四组、五组公路硬化已开工,路基填充已完成;30户交钥匙工程、12户一般贫困户安置点建设和敬老院扩建工程建设进度过半;公共厕所建设主体已完工,村卫生室即将开工;二组产业路改造拓宽前期查勘、测量、预算已结束,即将开工;村级路改造升级硬化也已开工。三是积极沟通联系,争取社会力量。界岭镇双泉村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很多地方还是泥土路,遇到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学生上学多有不便。县局积极联系“丽姐助学基金”,为双明小学90多名学生发放了爱心雨鞋、雨衣。
五、强化管理,落实考勤制度。一是制定驻村民警管理办法。为确保包抓民警能从时间、精力上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县局党委制定出台了《驻村工作队民警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包抓民警每月驻村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三天两夜,副县长、公安局长,公安局政委带头驻村开展工作。二是改善驻村工作队办公、生活条件。为确保帮扶包抓工作取得实效,县局将人财物向脱贫攻坚工作倾斜,改善驻村工作队办公、生活条件,为工作队配备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并配齐床、床上用品,水壶、脸盆等生活用品,最大限度的保障脱贫攻坚工作需要。
六、强化宣传,狠抓思想扶贫。一是开展集中宣讲。界岭镇脱贫攻坚工作团副团长、县局政委先后多次深入到界岭镇双泉村开展扶贫政策宣讲,给村民上洗礼“等靠要”思想的政治课。驻村工作队员利用入户调查走访机会,将扶贫政策宣传资料发放到户,送入贫困户手中,确保扶贫政策家喻户晓。二是组织表彰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