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破获全市首例部督环境污染犯罪案件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7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打击污染环境犯罪“清水蓝天”行动开展以来,紫阳县公安局拓展思路,抓住地处川陕交界这个地理优势,围绕危险废物非法处置转移这个重点,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职能延伸到公安检查站,加强执勤民警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辨识发现线索的能力。20181月,通过检查站查获的一车废旧电瓶,打掉一个家族式跨省非法处置经营危险废物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刑事拘留5人,发现非法交易人员482人,涉案金额高达5800余万元。该案先后被公安部和省厅列为督办案件。

130日,紫阳县麻柳公安检查站查获一辆非法运输32吨废旧电瓶的货车,经县环保局认定系危险废物,并有破拆现象,货主谢某无危险废物经营资质。该局于26日以谢某涉嫌非法经营罪立案侦查,并及时汇报市局。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尚伟听取汇报后指示紫阳县公安局要拓宽思路,专案经营,彻底查清摧毁犯罪网络,斩断利益链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雷绍明靠前指挥,亲自研究案情,要求市局环食药大队提前介入,全力协调指导案件侦办,力争办成铁案。省厅环食药总队副总队长王开利多次过问案件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专案组在重庆工作事宜。313日,省厅、市局指派专人奔赴重庆,深入一线、靠前指导、协调联系、参与案件侦办工作。

经查:犯罪嫌疑人黄某某201610月因非法收集、处置废旧电瓶被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系重庆废旧电瓶地下市场的核心人物。2017823日,由重庆人胡某和黄某某共同出资,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某地租用仓库从事废旧电瓶收集处置贩卖工作。黄某某刑满释放后迅速恢复原犯罪网络,建立了一个辐射多省177人的微信交流群,专门从事废旧电瓶价格信息发布和交流。与重庆其他四个类似团伙头目建立微信群,统一价格,获取最大非法利益。该团伙以亲戚为纽带,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反侦察意识极强,非法收集、处置、贩卖废电瓶业务涉及重庆、四川、河南等十于省市,交易频繁,仅2017823日开业当天,共收购5155批次共90884公斤废电瓶,支付现金71万余元。短短五个月时间,非法交易人员47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5800余万元,近6000吨废旧电瓶被非法处置贩卖,大量的废旧电瓶被破拆,含铅废酸液及破拆残留物严重污染环境。

因该案环境污染地在重庆,我局及时将案情向上级公安机关汇报,并将案件线索通报重庆警方,经公安部指定该案环境污染犯罪事实由重庆警方立案侦办,我市警方已及时将线索证据移交重庆,当前我局正就其非法经营危险废物的犯罪事实进行进一步的侦查。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