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紫阳县公安局把铁军队伍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抓队伍促业务”思想,进一步创新理念思路、完善制度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实施精准考核,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有力推动铁军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有力服务全县公安工作。在全市公安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前三,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五。
一、不忘初衷,着力铸造忠诚警魂。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提升队伍能力为目标,不断加固党建工作链条,实现了“抓党建、带队建,促工作、争先进”的工作目标。强化支部堡垒。在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警种部门,全部建立了党支部,为29个基层党组织配齐了教导员、副教导员等党务干部,制定出台了《党建工作细则》,确保了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期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讲党课”活动,开展“警营文化下乡”、“清明祭英烈”、庆祝建党95周年等活动,组织民警系统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学理论精髓,严格党内生活,增强理想信念、改进作风、联系群众。将“精准扶贫”联系点界岭镇金狮村作为学习教育实践平台,局党委成员与10名正科级党员民警包联贫困户100户,每月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精准帮扶,锤炼党性原则。
二、苦练精兵,着力提升职业素养。将县局三楼、九楼和十四楼以及权河水上乐园作为民警实战训练基地,规划建设了教育训练中心、救援训练馆、警体馆、靶场,添置实战训练和健身器材,坚持开展全警实战轮训。训练中注重从提高民警实战能力出发,开设了多种环境射击、抛绳救援、水中拖带救生、模拟警情处置等特色科目,重点突出武器警械使用、盘查与搜身带离、车辆查控、徒手攻防、单警装备使用,努力实现全警在身体素质、射击能力、查控打击、防暴反恐、水上救援、安防意识等方面上有所突破。全年开办培训班8期,培训民警120余人次,队伍中涌现出了扎根基层“老黄牛”刘兵、社区“微博警花”张敏、“交通保障使者”李正斌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
三、正风肃纪,着力净化警营生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列出责任清单、细化任务清单,确保了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领导班子“一岗双责”落实到位。建立督察巡查全覆盖、刚性问责机制,用严格的监督体系管理队伍。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明察暗访,通报曝光违纪案件,开展廉政谈心谈话活动,强化警示教育和整改落实,筑牢了民警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全年共开展督察巡查90余次,下发督察通报16期,梳理民警违纪违法线索11起,查办民警违纪案件4起,行政处分5人,警示谈话9人次,调整工作岗位1人,有效防杜了队伍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四、惠警爱警,着力保持旺盛斗志。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队伍管理新体系,成立民警工会、民警维权委员会,先后制定出台了《民警慰问管理办法》《谈心谈话家访制度》《基层公安从优待警工作规范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精提神、三关爱警、三疗祛病、三机维权”等警察职业保障体系,有效破解了队伍归属感不强、凝聚力不高等问题,有效推进了队伍正规化建设,为紫阳公安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全年心理健康辅导民警150余名,救治身患中度“抑郁症”民警4名;为全县公安民警和辅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组织全局民警、工勤人员分批次到安康市中医院进行体检;购卖防暑降温物品,开展了慰问民警“送清凉”活动;协调推动了警员职务套改、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警衔工资增长、民警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比列增长、民警乡镇补贴等政策落地实施;查处各类侵犯民警执法权益案件2起,行政拘留2人,有力地维护了民警执法权益,激发和鼓励了民警放开束缚、公正执法。
五、润物无声,着力增强队伍凝聚力。牢固树立“文化兴局”理念,建了文学、书法、摄影小组,建成了图书阅览室、警体训练室,在有条件的基层所队逐步建设“警官之家”、警营文化长廊,先后举办了“迎新春”健步走、“庆三八”登山赛、“迎国庆”警营文化周等赛事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氛围。充分发挥警营文化的凝聚、教育和导向作用,激励民警坚定信念、增强斗志。全年共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宣传稿件688篇,其中在中央级68篇、省级188篇、市级432篇,有效提升了紫阳公安美誉度。“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有力提升公安机关的“内聚力”和“软实力”,被省厅树为“全省公安文化建设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