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2017年公安政治工作十大亮点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5日 来源:平利县公安局 【字体:

 

2017年,平利公安政治工作在市局政治部的精心指导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紧扣十九大安保维稳“一条主线”,立足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两个大局”,着眼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三个提升”,突出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素质强警、从优待警“四个重点”,聚焦忠诚警魂、实战能力、执纪监督、舆论宣传、目标考核“五个关键”,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公安队伍,为圆满完成十九安保维稳任务、奋力推动公安工作追赶超越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撑。

亮点一:以对党忠诚为核心,政治建警不断加强。坚持以党建引领公安工作,丰富完善“党建+X”工作模式的形式内涵,倾力打赢平利公安党建样板工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组织开展“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把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党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年来,局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20余次,专题研讨10余次,全局性集中学习40余次。

亮点二:以公安改革为契机,机构设置更趋优化。紧紧抓住深化公安改革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公安队伍管理机制改革,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机构设置。县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加强请示汇报,积极协调争取市、县两级编制部门支持,增加副局长领导职数1名,将法制室升格为正科级法制大队,下设执法管理中队、执法监督中队、案件管理中心三个副科级机构,并在治安大队下设副科级环境与食品药品犯罪侦查中队,同时设立副科级建制警务服务中心。

亮点三:以鼓舞激励为重点,表彰奖励更贴实战。围绕打赢十九大安保决胜之战,制定下发《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实施预案》,及时启动战时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战前动员、火线表彰、关爱慰问等措施,充分发挥好战时奖励的鼓舞激励作用,确保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安保工作中。先后签发战时奖励令4个,举行战时奖励仪式2次,开展战时心理辅导1次,对6个集体进行了通报表彰,对3个集体记集体嘉奖,对28名民警记个人嘉奖,及时为2名民警申报个人三等功,落实战时奖励奖金7万余元。

亮点四:以淬炼本领为目标,教育训练扎实有力。坚持把实战化要求、战斗力标准贯穿到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全面实施素质强警战略,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工主导、警种实施”的全局教育培训归口管理模式,以“苦练精兵铸警魂、践行忠诚保平安”为载体,以“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训练模式为平台,以开展民警“双达标”为重点,聚焦学法、培训、练兵三个关键,强力推动教育训练成果向战斗力转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战斗力全面提升。共举办集中培训班6期,累计培训90人次;累计开展业务岗位培训130余次,培训人数1530余人次;先后组织开展了“5.27”、“6.23”两次反恐实战演练。教育训练经验做法省厅政治部刊发推介。

亮点五:以正风肃纪为保证,从严治警持续高压。坚持从严管党治警,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制定下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等五个规范性文件,聚焦主业主责,进一步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以及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坚持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采取明察暗访、督察通报、警示训诫等方式,围绕重要节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开展不定期督导检查,营造了旗帜鲜明讲政治、从严从紧抓纪律的良好氛围。

亮点六:以职业保障为突破,从优待警全面提升。把抓好警务职业保障政策落实落地作为最大的从优待警。认真贯彻落实加班补贴和执勤津贴政策规定,县政府一次性拨付27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为170名民警按政策足额兑现加班补贴和值勤津贴,确保广大民警第一时间享受公安改革红利;制定出台《从优待警十项举措》,注重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爱、工作上关怀、精神上激励,切实让广大民警感受到组织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从警的光荣。近年来,先后通过“陕西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累计为平利公安困难民警和患病民警申请拨付专项慰问金12.5万元,切实解决好民警后顾之忧和实际困难,努力让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亮点七:以活跃警营为中心,文化宣传卓有成效。紧扣公安中心工作,创新开辟新媒体阵地,依托“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宣传矩阵,积极构建新时期公安舆论宣传工作新格局。共在中省市县主流媒体上稿1332篇,在省厅政治部发稿80篇,在公安部政治部上稿6篇,罗峰政委题为《把好思想“脉搏”强化精神“培育”努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青年民警队伍建设》署名文章,被省厅政治部评为“全省市县公安机关优秀政工调研文章”三等奖;加强新闻舆情工作,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涉警舆情处置机制,投资180余万元,建成“二级互联网信息监控中心”,及时妥善处置涉警涉稳舆情50余起;联合县文联本土知名文艺作家开展以“加强社会治理,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创作采风活动,深入挖掘平利公安故事,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安题材文艺精品,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积极组队参加“庆七一平利女娲茶杯”篮球比赛获得亚军奖牌,充分展示平利公安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

亮点八:以培育典型为支撑,引领示范集中凸显。把培树先进典型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培育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公安特色、体现平利特点、符合“四讲四有”标准的先进典型。南城社区民警王雪洁荣获“安康首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杰出警察”,网安大队教导员曾祥敏被省委政法委选树为全市唯一“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标兵”荣誉称号,广佛派出所民警邹阳阳被“陕西好人榜”评为“见义勇为”平民英雄,进一步提升了平利公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典型的示范引领和标杆作用在全县公安队伍中正在逐步显现。

亮点九:以目标考核为统揽,追赶超越加速推进。坚持以“追赶超越”为总目标和总遵循,以“三项机制”为助推器和催化剂,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指挥棒和风向标,建立健全科学管用、公平公正、易于操作的考核、奖励、问责制度体系。紧密结合县委“三项机制”实施办法和公安工作实际,制定下发《贯彻落实县委“三项机制”实施细则》。创新目标责任“双考”模式,健全完善以“四个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考评体系,深化“月通报、季考核、半年初评、年终总评”机制,加强平时考核占分比重,进一步增强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公正。2016年县公安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优秀单位。

亮点十:以服务中心为根本,队伍保障稳步提升。牢牢把握政治工作职责使命,紧紧围绕局党委决策部署和中心大局,充分发挥公安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坚持围绕大局、辅助决策,制定下发《关于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加强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能力建设,努力为服务中心大局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障、人才支撑和精神动力;坚持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前沿阵地,创新推出脱贫攻坚“185”工作机制。县局包抓帮扶的兴隆镇马鞍桥村成为全市、全县脱贫攻坚帮扶典型,毛万春副书记、杨尚伟副市长等省市领导在调研视察后给予高度评价。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