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警示案例—欲攀高枝坠深渊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2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深入开展第二十七个保密宣传月活动—警示案例4


欲攀高枝坠深渊

某年初,一起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在A市中级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此案涉及中央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两份决策性文件,1份绝密级,1份机密级。“本以为攀上高枝,没想到自毁前程。”知情人这样评论当事人伍小卫(化名)。

伍小卫原是A市社科研究单位的副研究员,专攻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在当地乃至全国业界是名头比较响亮的人物,其影响上至学界、政府,下至普通公众。由于工作关系,他能接触到一些涉密党政文件,最高密级可以达到绝密级。

在当地,伍小卫也颇以社会名流、精英自许。他有不少同学就读于欧美名牌大学,有的在国外入籍,有的经常奔走于中外之间。李少华就是其中之一。

李少华是某国著名商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入籍该国,历任多家大公司高管。这些年,李少华代表公司、有时也以个人名义频繁地往中国跑,身份经常变化,每次都不忘伍小卫这个在国内经济界小有影响的老同学,总是打个电话报到、致意或约见。在伍小卫看来,李和他一样,都是这批同学中的佼佼者。两人每次都相谈甚欢,从全球经济热点到中国的政治体制,话题无所不包。李少华见多识广,并与一些省部级高官过从甚密,这让同样爱好交友的伍小卫羡慕、钦佩。

李少华许诺将伍小华引荐给政府高层人士,参与更高层的决策;推荐其到国内大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安排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为其争取科研经费。这巨大的诱惑让伍小卫神魂颠倒,难以自持。在伍小卫看来,李少华简直就是一尊神,抱住他的大腿,必可平步青云。

李少华时不时给伍小卫带一些小礼物,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听来的一些国内外高层消息透露给伍小卫。作为交换,伍小卫也把自己的文章和著作送给老同学。李少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政策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伍小卫投其所好,尽己所能地将文件资料复印奉送。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伍小卫被邀至一家饭店,等待他的却是国家安全人员。原来安全人员对李少华早有觉察,几天前在机场将正欲出境的他抓获,从他身上搜出多份涉密、敏感材料。李少华交代,其中有1份绝密和1份机密级文件得自伍小卫。

法庭指派律师为伍小卫辩护。但有关人士认为,伍小卫为境外提供绝密级国家秘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提供、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属“情节特别严重”,不论其动机为何,已构成犯罪。

点评:

身为涉密人员,却没有起码的保密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可悲!这显示了该单位保密宣传教育的不到位。但无论其保密意识是多么的淡薄,他身为高级知识分子,不可能不知道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分量。意识淡薄的背后,还是见利忘义。

本案有三点警示值得深思:第一,名利面前,要擦亮双眼,分辨什么是前程,什么是陷井;第二,交友要慎重,无论私人关系如何,工作上的事情要照章办事;第三,要有基本的保密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积极学习了解国家保密法律制度。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