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进一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目前,全党上下正在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对于在新形势下理顺警民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既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重要途径,也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根本保证。
一、群众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的基础工作,也是广大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孟建柱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是提升政法队伍“五个能力”最首要的任务。近年来,全县公安机关切实履行服务、管理、打击、防范职能作用,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显示了公安民警护民、安民、恤民的爱民情怀。但从目前全县的基层基础的现状来看,基层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与当前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仍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存在特权思想,缺乏群众意识。个别民警特权思想严重,群众意识淡薄。民警深入群众了解民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较少。尤其是极个别窗口单位,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个别民警对群众求助关心不够,动辄喝叱群众,与人民群众关系紧张,甚至引发群众投诉、反感。
二是群众工作能力差,不会开展群众工作。个别民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执法“简易化”,存在先处罚后裁决,忽略告知、送达程序以及超标越权处罚;甚至存在执法中“说不清、道不明”现象,在执法程序和法律运用以及执法态度上不到位,以权代理、以势代言,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满,严重损害了警民关系。
三是缺乏工作方法,摸不准群众脉搏。个别民警特别是年轻民警缺乏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艺术和技能,不懂做群众工作的“套路”,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往往摸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工作无从下手,或急于求成,方法简单;个别民警由于不会与群众沟通,在群众面前的劝导、说服、教育等谈话水平力度达不到要求,甚至致使工作陷于僵局。
二、原因分析
当前,群众工作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一是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公安机关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简单、办法不多,基层民警的工作能力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二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财、物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使得社会治安变得越来越复杂,案件持续高发,群众缺乏安全感,而部分群众把治安状况不好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公安机关,使警察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三是公安机关非警务活动不断增多,引起群众误解。同时,民警接访、处理群体性事件等工作处在风口浪尖上,从而扩大了社会对立面,群众对立情绪越来越大,导致警民关系不和谐;四是新时期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和法律水准大大提升,法治意识、人权意识和权益保障意识不断增强,而对公安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二)对新时期群众工作认识不位。基层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把群众工作当成基础工作的“基础”去抓,与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评比的力度失衡,摆不到应有位置。基层公安机关常年忙于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致使部分民警沉不下去,民警与群众日常联系的互动少。同时,基层单位缺乏针对群众工作的奖励推动机制。基层民警认为群众工作是软任务,业务工作才是硬任务,对做实群众工作的认识还需强化。
(三)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一是在工作理念上,有些民警宗旨意识不强,人本意识淡薄,与百姓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少,对群众缺乏应有的感情、亲情;二是部分民警缺乏做好群众工作必需具备的政策理论水平、法律知识和业务素质,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社会知识和处事经验。三是责任心不强,工作方法欠缺。少数民警缺乏真抓实干的作风,不愿深入群众中开展艰苦细致地工作。还有个别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措施办法简单,在纠正和查处违章、解决治安纠纷时工作方法简单,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还激化矛盾,执法工作难以让群众信服,难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对策建议
面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要求,作为公安机关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最根本的能力来抓,把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要在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把传统有效做法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新形势下社会沟通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一)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首先解决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当前要重点强化三种意识。一是民本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相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二是服务意识。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日常工作中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管理、去服务,切实增进民警与群众的鱼水感情。三是形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民警注重自身修养,树立高尚的从警价值观。通过科学规范管理提高执法效能,不断增强执法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在苦练群众基本功上下功夫,熟练掌握规律方法。一是苦练群众心理工作技能,要熟悉群众,熟悉辖区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熟悉群众的喜好和需要,掌握群众心理;二是苦练群众语言,会运用群众语言,做到既能说会道,言语又贴近群众。尤其是年轻民警更要深入基层,群众熟悉人民群众语言;三是苦练沟通技巧。在日常工作中,要勤动脑,多思考,揣着问题去解决群众的问题。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讲究沟通技巧;四是苦练化解矛盾、调处群众纠纷基本功,努力在调处纠纷中锻炼自己,在调处纠纷实践中提高自己,增强自己胜任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能力和水平。要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群众工作“四进、四送”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努力打造公安民警就在身边的“零距离”服务新模式。一要上门送温暖。主动从辖区实际情况出发,深走访、勤慰问、赢民心,深入特困户家庭、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进行结对帮扶,定期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温暖;二要上门送平安。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建设系列活动,积极与辖区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确保辖区群众生活平安和谐;三要上门送服务。充分利用走访之机,主动开展为群众送证上门、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等便利服务,为人民群众解决迫在眉睫的困难;四要上门送法律。以上门宣传法律法规、开办培训班等为平台,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入农家”活动,实现法制宣传进辖区厂矿企业、到农家田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四)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使群众工作常态化。一是积极组织广大民警走出机关、走向基层、深入群众,扎实做好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社会动态、发现治安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等具体工作,有效提升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驾驭复杂治安局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研究持续深入、延伸长远的规划流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真正实现以真心求理解,以真情换信任,以真诚赢支持;二是实行绩效考评奖惩制度,科学、严格、公正评判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要把群众工作成效作为硬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月考评、季考核、年总评,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民警提拔任用挂钩,对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善做群众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的民警,要优先提拔重用;对于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群众满意度测评不达标的民警,坚决实施离岗培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水平,不断增强公安民警做好群众工作自觉性。
(汉阴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 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