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小警务筑起大和谐—岚皋实施“十小警务”和“54项便民措施”纪实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3日 来源:岚皋县公安局 【字体:

 

祖祖辈辈生活在灵山秀水中的岚皋人民,有着山一样的坚韧与朴实,有着水一般的善良与柔美。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岚皋,在经济指标快速攀升的同时,各种矛盾隐患相伴而生,各类案件层出不穷,到2006年至2010年,每年越级赴京到省上访就达几十人次,社会安定和谐面临重大考验。

然而近三年来,岚皋治安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持续下降,全县连续三年无邪教事件,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越级群体上访事件,无重大涉枪涉爆案件,无重大火灾及群死群伤交通事故,无重大“民转刑”案件,连续三年获得“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两率一度”测评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列,连续五年保持全省信访“三无县”。2013年可防性案件下降14%,信访总量从5年前1895件次下降到2013年的879件次。

是什么让岚皋做到了这般稳定和谐?用县委书记周康成的话说,这要归功于全县上下坚持群众路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的结果,而在这其中,公安机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十小警务”和“54项便民措施”的开展实施,把许多可能发生的“大事件”、“大问题”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倾听群众呼声,征询各方意见——

“十小警务”和“54项便民措施”历练出炉

2012年来,岚皋公安机关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先后开展了“秦剑”、“秦安”、“清网”等行动,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多起大要案以及备受关注的系列摩托车盗窃、电信诈骗等案件,沉重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在除去了群众心头压抑已久的治安焦虑这块“心病”后,群众对社会治安有了新的期待和要求:公安机关除了要侦破大案要案,更要更加重视“小矛盾”、“小纠纷”、“小隐患”,防止演变成“大冲突”、“大事件”,最好是没有大要案办。

如何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增加老百姓幸福指数?成为了岚皋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党委一班人潜心思考的问题。

民声民意就是号令!2013年初,“十小警务”在各级领导专家、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的集思共议下历练出炉,包括:社区民警联络组建“小帮手”,积极开展“小帮教”,排查化解“小纠纷”,主动协办“小案件”,及时清理“小隐患”,高调营造“小环境”,适时提供“小服务”,注重搞好“小建设”,高度重视“小建议”,合理用好“小权利”。

“小服务”是“十小警务”重中之重。为方便群众办事,岚皋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民意为导向,将“小服务”再具体为54项具有岚皋特色的便民利民措施,其中35项是岚皋公安机关从群众需求出发创造性规定和举措。

整合人力物力,直击难点热点——

“十小警务”和“54项便民措施”根植民心

联络组建“小帮手”。岚皋整合矛盾纠纷调解员、“红袖章”队伍为治安“小帮手”,对专职巡警无力巡逻到位的背街小巷进行治安巡逻,开通公安微博、手机报等电子“小帮手”。

积极开展“小帮教”。主要是对轻微违法和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实行登记建档、盯死看牢与教育感化、温馨帮助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走出正确的人生轨迹。

排查化解“小纠纷”,主要是要求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走访中,发现可能引起治安、刑事案件的纠纷要求及时赶到,主持公平正义,同时加强与司法、信访等部门联合调处,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争取双方言和意和。

主动协办“小案件”,主要是注重小偷盗、小诈骗、小伤害等“小案件”的立案破案,主动与卫生、食(药)监、消防、工商、安监等部门协同作战,消除不稳定因素。

及时清理“小隐患”,主要是扎实开展“缉枪治爆”活动,加强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黄赌毒”检查,加强对出租房治安监管,及时整治道路交通隐患和校车隐患。

努力营造“小环境”,主要是定期与企业负责人召开恳谈会,要求企业诚信合法经营,并向重点企业派驻警务室,防止不法分子破坏企业生产设施,伤及员工人身安全。

注重搞好“小建设”,主要是加大警铃入户、商户联防、等防范措施,并设立社区警务室,并设立了6个社区警务室,并分别从派出所下沉1名民警和2名辅警全日制办公。

高度重视“小建议”,要求主动邀请“两代一委”、执法警纪监督员、村(社区)干部,监督公安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以不断促进警务工作。

着力规范“小权利”,主要是加大对警风警纪、执法程序的纪检监察督察力度,坚决查处为民办事推诿扯皮以及耍特权、摆威风、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等不良行为。

“小服务”衍生出的54项便民措施包括:对群众紧急办理事项,无论节假日、临近下班或休息时间,均可预约、延时和上门办理;取消多头审批、实行大厅一站式办理;主动为新生婴儿和死亡人员办理上户和注销手续;开展流动车管所上门服务,推行摩托车带牌销售业务;开通案件进展问询、车辆违法行为告知、监管对象需求反馈、安全隐患检查提醒、出入境人员管理等短信告知平台和网上办手续等民生警务平台。

群众利益至上,安定和谐为本——

“十小警务”和“54项便民措施”花繁果盛

为确保“十小警务”全面推行、取得实效,岚皋公安机关于2013年初召开大会,进行宣传总动员,下发了《“十小警务”实施方案》,成立了局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并通过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岚皋公安”等媒介以及印发宣传册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承诺服务事项、所需资料和办结时限。

在各级领导关怀下,在公安民警辛勤中,在广大群众支持下,“十小警务”和“54项便民措施”结下了累累硕果。

20137月初,治安“小帮手”、 “红袖章”老年巡逻队,在县城菜市场发现可能施加有“豆芽素”毒豆芽后,随向社区警务室报告。县公安局及时出动警力,现场查获毒豆芽200余公斤、非法添加物质4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33人。“小帮手”们累计为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线索60,全县安装监控摄像头1303个,警铃入户235个,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

化解“小纠纷”堪称“十小警务”重头戏,不仅有效遏制了矛盾激化势头,也平息了多起可能导致群访群斗事件。

2013年10月17日,县公安局接到康森魔芋公司报警:村民李某不许施工,坐装载机里不出来。原来,李某对已达成的6000元的协议反悔,开出了10万元“天价”,公司准备强行施工。经过民警与刘某谈话,晓之以理以法,动之以情以心,最终达成1万元补偿协议,双方言和意和。

据统计,2013年来,岚皋公安机关调解因土地、财产、经济、婚姻、物产、赡养等引起的各类纠纷2200余起,调处群发群访事件8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30件。与此同时,“小隐患”排查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58起,成功“拆除”可酿成重特大事故的安全隐患6个。

2014年3月26日晚,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在对城区出租房“小隐患”排查中,成功查获非法储存的11箱两吨多高危液体丙酮。据随后赶赴现场的县消防大队参谋李根介绍,如果此11箱丙酮引起爆炸,方圆500米将夷为平地。

推行“54条便民利民举措”以来,1-6月,该局各“窗口”单位积极为群众办理出入境证照1020余份,办理身份证等证6980余张,办理户口四项变动手续5100份,补录户口240余人,更正各类户籍信息14600余人次,为人民群众医疗、入学、就业、落户、生产生活等提供了更大便捷。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做好小警务,才能筑起大和谐。岚皋公安,正沿着这一道路砥砺奋进,续写平安和谐新篇章。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