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2014—聚焦安康治安工作十大亮点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31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给力2014——

 聚焦安康治安工作十大亮点

 

    2014年是安康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迎接挑战、经受考验的一年,也是坚定信心、阔步奋进的一年。在市局党委和省厅治安局的坚强领导下,以深化七化进程为主线,以打造七大警务为载体,勇于担当,拼搏奋进,圆满完成了各项治安工作任务,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全省治安系统目标责任考核取得第二名,2014秦剑行动、社区民警专职化、应急处突队伍建设、治爆辑枪、户籍人像比对等治安重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全省先进,陕南一流的工作目标。

亮点一:

剑指五霸  优化环境

破获涉霸案件123起,打掉涉恶团伙2个,处罚250

    针对群众反映城乡欺行霸市、欺压百姓、危害一方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的问题,从8月起,市公安局开展了打击整治村霸、街霸、市霸、沙霸、路霸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百日会战,深入村组、集镇、市场、社区以及安平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广泛摸排线索,实施集中治理,全市破获五霸刑事案件21起,打掉涉恶团伙2个,刑事拘留89人;查处五霸行政案件102起,行政拘留161人,有力打击整治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优化了投资环境,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受到杜航伟厅长、许强副厅长和徐启方市长高度肯定,得到各县区党委、政府好评和人民群众称赞。

亮点二:

整治黄赌 净化风气

破获查处黄赌案件321起,处罚1710

    全市治安部门采取挂牌督办、责任倒查、有奖举报等措施,从严整治强迫妇女卖淫、聚众赌博以及娱乐场所内黄赌问题。查处涉黄案件93起,刑事拘留28人,治安处罚172人;查处涉赌案件228起,刑事拘留82人,治安处罚1428人。石泉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流窜于石泉、宁陕、户县三地赌博犯罪团伙,查获参赌人员73名、涉毒人员5名,收缴赌资100余万元,砍刀等管制刀具20余件,受到市委、市政府与省公安厅高度肯定。汉阴县公安局侦破一起涉及汉阴、宁陕和西安等地特大系列强迫、介绍、容留幼女卖淫案,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刑事拘留15人,解救被拐骗少女11人,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1127日至28日,市公安局采取明查暗访、异地用警、交叉检查等方式,组织开展了打黄赌.铲源头大清查行动,破获刑事案件28起,查处治安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7名,刑事拘留53人,治安拘留264人。

亮点三:

处突备勤  五级巡防

13支应急处突队伍、194支专职巡防队伍

屯警街面、动态备勤

    全市组建1942384人专职巡防队伍,建立应急处突队伍13472余人,设立网格化巡逻责任区170个,设立治安岗亭47个,全面推行GPS巡更管理系统,在安康火车站建立路地联勤办公室,实施常态化巡逻防控。全市建立视频巡逻与街面巡防、车巡与步巡、便衣与武装巡逻、流动巡逻与固定蹲守四结合的巡逻模式,实施屯警街面、动态备勤、武装执勤,构建社区警务室管区、派出所管片、巡警管面、公安检查站管点、交警管线的网格化五级巡防体系。完善《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反恐防暴应急处突预案库,举行反暴恐关城门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突实战能力。通过社会面巡逻防控共计盘查人员28500余人、车辆9500余辆,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6人,收缴枪支6支、管制刀具31把、被抢被盗摩托车60辆。

亮点四:

卡点布控  阵地前移

32个公安检查站构建三级环安防控圈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检查内容、流程和处置程序,加大对全市5个省际公安检查站、4个市际公安检查站、23个环安康城区以及各县城区出入口公安检查站管理力度,新建5处缉查布控省际卡口,建立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和警种合作机制,形成全市联网联动、统一指挥调度、一体化运行模式。以安康城区为中心辐射全市九县三区,从最东边白河下卡子到最西边石泉曾溪,从最北端宁陕广货街到最南端镇坪瓦子坪,32个公安检查站构建了省际、市际、县际三级环安防控圈。全市公安检查站共计查办案件5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9名,查处非法运输车辆1.5万余台次,查获违禁物品2830件。尤其是在十八大四中全会、青奥会、亚信峰会期间,以及6.47.59.1810.1等重要节点安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涉疆入京、入沪、入苏车辆、人员的安全。

亮点五:

重拳治理  守护民生

捣毁黑窝点20个,鸡爪子案件在全国发起集群战役

    加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保护群众餐桌安全。在食品监督局等部门建立警务室,定期研判通报,联合开展集中检查行动,全市破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06起,捣毁黑窝点、黑作坊20个,刑事拘留139人,治安拘留210人。汉阴县公安局破获一起销售五粮液国窖等系列假冒伪劣产品案件,涉案金额达30万余元。旬阳县公安局破获一起制售有毒鸡爪子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案情涉及湖北、重庆、陕西等多省市,涉案金额近1000万元,根据安康警方提供的情报线索,公安部在全国发起集群战役。

亮点六:

完善机制  严管严防

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连续两年全省考核第一

    组织开展治爆辑枪专项行动,最大限度收缴流失在社会上的非法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检查涉枪涉爆单位452家,查处涉枪涉爆案件4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6人,收缴非法枪支72支、炸药1234.3公斤、雷管520枚、子弹242发、管制刀具149把。市局治安支队查获一起非法携带管制刀具案件,查获管制刀具58把、电警棍2支。开展民爆贮存仓库安全评估与从业单位技术人员培训,支队举办爆破作业人员培训班2期,对1000余名涉爆作业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全市实现了涉枪涉爆零事故发生,我市治爆缉枪工作在全省考核中位居第一。

亮点七:

警务前移  强本固基

坚持四力驱动、四化引领、四实奠基

强势推进社区警务

    全市公安机关把社区民警专职化作为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党政倾力、部门使力、公安给力、社会借力驱动,信息化保障、便民化服务  社会化创新、典型化带动引领,完善队伍、保障、管理、奖惩机制,强势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全市规范建成170个社区警务室,配备电脑和笔记本340台,照相机170台,交通工具225 辆,162个社区警务室开通公安网,170个社区警务室开通互联网,72个社区警务室建立五级视频监控平台。落实民警221人、辅警455人,170名民警兼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副书记)。社区警务室每年10000元、农村中心警务室每年5000元以及社区民警每月200元、农村中心警务室每月300元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全市95个社区实现零发案。创新社区警务模式,完善工作机制,推行十小警务,开展社区民警十进活动。1010日,市局在岚皋召开全市社区警务工作现场推进会,省、市各级领导出席会议,对我市社区警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我市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全省考核排名第二。

亮点八:

服务社会  规范管理

清理违规办理户口3966个,制发居住证102440

    以扎实开展户籍清理整治为抓手,推进户籍业务窗口工作人员配备、人口信息系统管理、窗口业务办理和窗口便民服务四个规范,全面消除空挂户人户不一问题。全市注销户口26524个,清理违法违规办理户口3966个,核查16周岁以上无照片人员47893人,采集人像信息32732人,核查80周岁以上人员71358人,注销死亡人员22558个,核查人像比对查重11145人。实行居住证制度,购置居住证裸卡104280万张,采集流动人口信息111440条,制发居住证102440张。全面完成省厅下发的制发任务,积极做好身份证服务管理工作,全市办理身份证121355张,132个派出所实行邮政快递业务。

亮点九

规范执法  优化服务

十小警务、全程代办、一站式办理成为安康亮点名片

    以创建全国执法示范公安局为目标,从执法、服务、管理入手,推进规范化执法建设,12个县分局建成标准化办案中心,132个派出所完成了办案场所改造。认真落实部、省、市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下放户籍行政审批权限,推行节假日预约办理、特殊群体上门办理,提升服务管理成效。岚皋县公安局十小警务、民生警务服务平台,紫阳县公安局全程代办、矛盾纠纷有偿调解,旬阳县公安局一站式办理、亲情式服务,汉滨分局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汉阴县公安局暂住流动人口ABC管理和行业场所四色亮牌、旅馆业211管控模式等经验做法成为安康特色亮点。安康市公安局被公安部评委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亮点十:

创新方法  拓展载体

治安宣传调研工作硕果累累

    紧紧围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区民警专职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治安队伍建设等课题组织开展主题调研,完成调研报告45份,16篇调研文章被省级以上媒体刊物采用,《四力驱动、四化引领、四实奠基——强势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实现跨越发展》、《浅谈如何突破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三大瓶颈》等一批优秀调研文章脱颖而出。充分利用部、省及网站平台和电视、报刊、微博等载体,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分别在《安康日报》、《西部法制报》刊发治安工作专刊3期,增设2014秦剑行动、社区警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五大治安信息专刊,编发信息简报158期,公安部采用23篇,省公安厅采用686篇,省级以上媒体采用14篇,治安工作宣传效能逐渐凸显。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