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感谢!快进屋里坐,喝水喝水......”
阮老汉年届七旬,家住蜀河镇罗家坡村3组,患面部神经瘫痪已有4年时间,累计花费医药费2万余元。老伴双目失明,属1级残疾。膝下一个女儿,早在几年前就远嫁到外地,一两年回家探亲一次。阮老汉家里的房子是十几年前买别人的“油坊”,典型的土坯房,年久失修,石板缮的屋顶早已漏的不像样儿了,这成了多年来的揪心事儿。“第一书记”小刘上门了解情况时,老阮道出了缘由。原来,自己体弱多病,家里又缺劳力,修整不了。如果请人修整,经济困难负担不起,于是,就一直这么搁着,将就着。用他的话说,“最怕下暴雨,房子要真塌了,你说咋办”?
今年,精准扶贫惠民政策全面实施,贫困户民政兜底、安全住房等政策相继出台。借着这股春风,阮老汉被罗家坡村确定为了重点扶贫对象,县公安局排出了专门保户民警。通过反复摸底调查,最终,为其量身打造了脱贫措施。通过危房改造对其房屋进行维修,首要解决住房安全问题;低保、养老金和残疾补贴等民政兜底政策为他解决后顾之忧;扶贫先扶志,再结合他的具体实际情况,发放2头猪崽和核桃树苗,帮助他自力更生,发展产业,彻底脱贫。
定下了脱贫政策,老阮还是犯了难,要想把房屋修缮整齐,最少也得4万余元,可是按照危房改造政策政府补贴1万元,剩下的3万元缺口可怎么办!老阮眼看着党的好政策,心里还是悄悄打起了退堂鼓。就在这进退两难之时,该村的帮扶挂联单位县公安局和全体包村民警表态了:通过企业捐助、民警捐资等措施,想方设法解决危房改造户、连片重建户所需的水泥、铁丝网,一定要让不安全住房贫困户早日住进新居。
这下,老阮吃了定心丸,便立马开始危房改造。最终,通过县公安局的帮扶、社会救助、政府补助、群众互助等措施,经过10天的紧张施工,老屋旧貌换新颜。琉璃瓦的屋顶,加固并刷白的墙面,硬化的门前院坝,就连厕所、猪圈都合理规划并新建。自打开工的那天起,老两口就一直高兴的合不拢嘴。
新屋建成的这天,临近的村民围拢在一起,问这问那,东看看、西摸摸,对规划合理,安全、经济又实用的改造措施点头称赞。
“现在,我晚上终于能睡得着觉了。我家里两头牛才下了小牛犊,还养了猪和鸡,地里种了核桃,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咧!”阮老汉逢人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