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人民公安报》刊登县局“构建实战型指挥体系”文章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2日 来源:紫阳县公安局 【字体:

 

2017414 ,《人民公安报》“视点”栏目刊登题目为《紫阳:围绕四要素构建实战型指挥体系》文章,全文如下:  

紫阳:围绕四要素构建实战型指挥体系  

今年以来,陕西省紫阳县公安局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围绕“天眼建设、阵地平台、专业队伍、合成作战”等核心要素,着力推进实战型指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侦查破案和警务效能。  

  围绕“天眼建设”——搭建可视指挥架构,实现“鼠标巡航、地空对接”  

  紫阳县公安局以平安建设为载体,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防控体系建设上升为党政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政府每年拨付资金推进“天眼”工程、电子交警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高清智能抓拍系统5套、社会面视频监控探头5689个,整合接入指挥中心650余路,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紫阳县公安局制定《视频巡逻工作规范》《视频巡逻奖惩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实现“鼠标巡航、地空对接”,全天候对各监控点图像进行网上巡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向街面巡防力量发布指令。街面巡防警力可根据工作需求,报告指挥中心调用现场附近监控探头,提供视频证据资料。  

  同时,紫阳县公安局根据每天发案情况,对案发现场周边监控图像开展综合研判,分析作案手段、作案规律、嫌疑人特征等,及时向基层单位发布研判指令,提出打防指导意见,实现精准打击,提升破案攻坚能力。  

  围绕“阵地平台”——构建集约指挥中枢,确保警令畅通、执行有力  

  紫阳县公安局从打造智能平台入手,建成集视频监控、图像侦查、指挥调度、信息研判、巡防组织、警情监测、检查督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指挥大厅,升级改造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三台合一”系统、 350M 无线通讯系统、 4G 移动图传系统等指挥技术。在交警大队、各派出所下设二级勤务指挥室,配齐应急指挥图像显示屏、无线对讲机、执法记录仪存储器等设备,为高效、精准指挥调度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紫阳县公安局修订完善《扁平化指挥调度工作规范》,赋予指挥中心先期处置权、直接指挥权、装备调用权、检查督导权、信息综合权等五大权力,实现指挥归口管理,并强化对指挥调度执行情况的现场监督和执法指导,确保警令畅通、执行有力。  

  此外,紫阳县公安局汇入海量数据,在基层所队建成一级标准化信息采集室10个、二级标准化信息采集室7个,常态化推进信息采集大会战,与全县45个单位建立数据资源交流长效机制,有效整合内外信息资源,为情报信息研判和领导指挥决策提供海量信息支持。  

  围绕“专业队伍”——打造给力指挥团队,为实战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组建专业班子、锤炼专业素质、完善激励机制。”紫阳县公安局在这一指导思想引领下,按照“业务知识精通、实战经验丰富、综合能力突出、辖区情况熟悉”的要求,调整2名专职民警负责指挥中心日常指挥调度工作,从刑侦、网安等部门抽调3名警力入驻指挥大厅负责综合情报工作,新聘8名辅警负责日常视频巡查、信息收集等工作。落实局领导值班制度,每周由1名局党委成员带班,接警员与情报员同步值班、接警、研判和调度,为实战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一切为了实战、一切从实战出发”的原则,紫阳县公安局突出业务主导和应用牵引,找准民警业务素质短板,扎实开展警情评估、警力部署、情报收集、分析研判、指令下达等技能训练,不断提高110民警细致接警、应急指挥、信息处理、信息化应用、精准指挥等能力。同时,完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队伍活力。  

  围绕“合成作战”——推进情指一体运作,全面压降刑事犯罪警情  

  紫阳县公安局坚持“情指对接”,推进情报信息合成共享。他们建立刑侦、网安、情报部门等专门力量组成的合成作战中心,开展警情研判和案件串并,由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发布指令,指导基层所队及时调整巡防重心,提高打击防范的精准性,全面压降刑事犯罪警情。  

  紫阳县公安局坚持“情勤对接”和“情行对接”,推进打防管控合成高效和区域警务合成联动。他们按照“哪里形势复杂、哪里工作量大,就在哪里增加警力”的导向,整合巡警大队和城关派出所警力,将各镇派出所、交警中队、治安卡点整合在一起,建立“所队合一”格局,加强一线警力,推进实战互补,实现“110再快一分钟”。他们以包茂高速、川渝铁路、310省道为主干线,加强省际公安检查站和治安卡点建设,先后与高速交警中队、火车站派出所以及汉中市、四川省警方建立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共同构筑“整体联动、反应灵敏、参与有序、及时高效”的区域联防联动工作格局。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