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人民公安报》报道整合资源打造民生警务品牌文章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9日 来源:白河县公安局 【字体:

 

 

2017629人民公安报7版以《白河大力整合资源 打造民生警务品牌》为题,推介我局以民意为导向、以民生为重点,不断完善打防管控机制的“民生警务”理念,全文如下:

防范更精准 打击更精确 百姓更平安

 

白河:大力整合资源 打造民生警务品牌

   

    □本报记者 阮仕喜 通讯员 徐新林

  今年以来,陕西省白河县公安局坚持以民意为导向、以民生为重点、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契机、以警务实战化为引领,全面实施“建设法治公安,打造民生警务”战略,大力整合警力、信息、技术资源,围绕创新打造“民生警务”品牌,不断完善打防管控机制建设,让防范更精准,让打击更精确,让百姓更平安。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全县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1.3%,破案数同比上升8.5%,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

    建成立体治安防控网

  近年来,白河县政府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通过移山填河完成了城关镇狮子山新城建设。然而,数十家单位、近万人入住的狮子山新城视频监控探头数量很少,不仅群众有意见,还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防范打击整体效能的发挥。

  白河县公安局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启动治安防控体系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城关镇狮子山新城新增高清视频监控点50个,在城区主要路口布建探头10个,与原有100余个视频监控点一并纳入局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平台联网应用,实现白河新城、老城及公共区域主要路口视频监控全覆盖。与此同时,他们以镇为单位,大力加强农村地区重要部位、复杂场所和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新增视频监控点35个,全部接入派出所监控平台后联网应用,初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系统一体化。

  白河县公安局大力整合并充实巡特警力量,加强专职巡防队伍建设,组建专职巡防队伍12支、“红袖章”队伍30支,全力构建并完善覆盖全县的“派出所管片、检查站管线、巡警管面、交警管网、群防管点”的五级巡防体系。

  在城区,他们建立以巡特警大队为主体的队所联动、交巡联勤工作机制,着装巡逻与便衣守候、定点执勤与动中备勤、警车巡逻与徒步巡逻、实兵巡逻与视频巡逻、专职巡逻与群防群治“五结合”的巡逻防控勤务模式全面落实,实现白河城区巡防无缝对接、全域覆盖。

  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指挥层级过多、反应不快、指令不畅的问题,白河县公安局围绕指挥实战这一核心,采取“信息技术共享、资源集约高效”等现代技术手段,将信息系统、警情动态监控与电子巡更系统有机融合,建立扁平化指挥机制,实现信息、指挥、联勤联动一体化运转。截至5月底,该局共妥善有效处置各类警情1100余起。经过电话回访,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构建“环县防控圈”

  白河县地处陕鄂交界,北依汉江,三面环楚,襄渝铁路、十天高速、316国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是连接陕鄂、进陕入川的咽喉之地。为了消除治安隐患,白河县公安局在316国道下卡子设置陕鄂省际公安检查站,抽调治安、巡特警、交警24小时轮流值守,盘查过往人员车辆;在构扒、茅坪、西营等3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和环县冷厚路主干线布建无人值守智能卡口,实施“局部连点堵控、全网联点封控”,构建严密无缝“环县防控圈”。

  该局结合实际,加强西北区域警务合作,与本省周边县区及湖北交界地区公安机关建立区域联防协作机制,在指挥、信息、防范、打击、整治等方面实施资源共享、信息对接、深度合作。

    实施“民生刑侦”工程

  白河县公安局把民生警务理念贯穿打击违法犯罪的各个环节,坚持以民意为导向,强化打击主业意识,创新打击犯罪新机制,完善合成作战新模式,大力实施“民生刑侦”工程,让打击更精准、群众更安全。

  他们紧密结合全县治安实际,在刑侦部门成立综合中队、大案中队、打击侵财犯罪中队、技术中队、信息侦查中队等5个专业队,不断提高侦查破案水平。针对侵财类案件高发的实际,他们不断深化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落实“重破案、重追赃、重退赔、重返还”措施,建立追赃挽损工作机制,精心抓大案,全力破小案,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机制创新和警务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白河县公安局大力加强专业手段建设,成立视频侦查中队,在派出所建立视频侦查室和刑事技术分室,配齐配强人员、设备,形成多警种同步上案常态运行机制,建成公安网、视频网、互联网合成作战中心,并以“三室两中心”为依托,全面推进“六位一体”合成作战模式,形成“多手段同步上案、多警种协同作战、多层级合成作战打击犯罪”新机制,整体打击效能大幅提升。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