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安康日报·汉江晨刊》以“凤凰山下警民情”为题,报道汉阴县公安局“走访送”工作经验。全文如下:
凤凰山下警民情
“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53.5%、命案下降50%、电信网络诈骗下降51%、破案同比上升112%、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上升35%……”为什么刑事案件总量下降?是什么让群众满意度的提升?在变化的背后,是汉阴公安局强力推进的“走千家、访万户、送平安”主题活动带来的连锁反应,333名民警用脚步丈量着全县1365平方千米的每一寸土地,用辛勤的汗水改变了更多父老乡亲对汉阴公安的认知,一段鱼水交融的警民故事在这里悄然上演……
主动回应期待 前移警力触角
汉阴公安局连续三轮6年荣膺“全国执法示范公安局”,连续8年在市县目标责任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各项公安业务指标连年位于全市前列,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达0.65%。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安工作面临诸多新考验。
如何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成了以副县长、公安局长宁斌为班长的公安局党委一班人潜心思考的问题。按照警情导向、问题导向、民意导向的思路, 围绕访察村情民意、扶贫帮困、经济发展、打防管控、安全维稳等5项重点内容,汉阴公安局全面推行了“六进六访六送”活动。该局要求,社区民警每月走访不少于110户,机关民警不少于30户,并将每周三确定为“走访送”工作日,推动进村入户常态化。
“现在警力下沉了,隔三差五的就看到警察上门。这不,派出所小孙给我送身份证来了。”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熟知率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民警逐村、逐组、逐户、逐人进行地毯式走访,广泛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共走访4.5万户13.4万人,召开各类警民联系会、恳谈会649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6万份,征求群众各类意见建议117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600件次,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
把问题摸上来 更要解决好
“走访送”活动要重在解决群众所需、急群众所急。县公安局政委鲁军说,“我们不仅要把问题摸上来,更要把群众的事办好。”今年来,汉阴公安局紧紧围绕“民意”做文章,按照“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原则,把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作为根本来抓,打通“民意”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我儿子终于有户口了,不再是‘黑户’了,真是谢谢你们了!”沙河村村民王巧激动地说道。日前,平梁派出所民警陈磊在辖区走访了解到有几家贫困户子女没有户口,因经济困难,无法承担亲子鉴定费用,导致无法上户。获此情况后,该局立即在全县开展了无户人员百日攻坚行动,积极协调县民政救助解决亲子鉴定费用,上门采集DNA,免费补录无户人员户口44户,落实325名无户人员户口登记。
为务求实效,该局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走访中收集的群众意见和建议,先后组织开展了“秦鹰行动”、打击“盗抢骗”、“禁毒强戒”等系列专项行动。今年来,该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2人,打掉犯罪团伙13个,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12%。
最真的行动 访出最暖的民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开展走访送活动,领导要坚持示范带头、以上率下,推动活动高质量、高要求、高标准健康发展。为此,该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专项办,机关、警种部门、派出所、警务室“四级联动”,全警广泛参与。该局政工、纪委、督查部门还成立了督导小组,不间断地组织开展明察暗访、检查督导,并进行专项考核,将考核结果同单位和民警年度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相挂钩,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今年来,汉阴公安局探索推行了重点人员“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对全县2120名重点人员实现了管得实、管得住。推行了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寄递物流业“红、黄、橙、绿”四色预警管控,行业场所实现了不漏管、不失控。同时,自主研发了摩托车“GPS”防盗系统,探索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一人四管”机制,推行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456工作法,为民服务“一站式”等一系列基层治理创新举措,有力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今年上半年,该县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53.5%,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51%,命案发案同比下降50%,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上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