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阅读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1日 来源:白河县公安局 【字体:

 

关于阅读这个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段时间班上挺流行自我介绍,每逢遇见新同学,老师便要求介绍兴趣爱好,介绍完了老师给大家分组,在兴趣小组里,我们乐此不疲。

还记得我的兴趣爱好是读书,这话一出口感觉就有几分清高和做作,每次提及这个兴趣,我总是有点难以为情。由于年纪小,无法界定“阅读到底能不能算上是兴趣”,同学也偶尔嘲弄,叫我书呆子云云。对于我们而言,似乎“兴趣爱好”更偏向于“眼见为实”的某项运动吧。

学生时代,在闲暇时光就爱喜欢读些故事书、看看报纸、翻翻漫画。家里给我办了一张图书馆的会员卡,整个假期都有在书海中遨游。对我而言,图书馆像是一个渊博的老友,他内敛深沉,随时随地接纳、等待着你。

大学期间,也喜欢去图书馆闲逛,找几本书,一坐可以呆一整天。图书馆离我宿舍有十五分钟的路程,而每次走过这段路程的时候,我总是感觉我是去造访一位旧友,怡然自乐。

我有一个朋友,对待汉字几乎是种痴迷的喜欢。他跟我讲,汉语讲究吐字归音,有着暧昧而又铿锵的棱角,四个声调,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百转千回。最早的诗词,并不是用来阅读的,而是用来吟唱。字的音调暗合音律之美,真是契合“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

我曾读到过这么一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写过这么一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尽已亭亭如盖矣”。

短短三句,举重若轻,不忍卒读。

而那些美好的又难得的共鸣,都是依靠书籍作为媒介藏匿在时光中,通过传承,我们才能够有幸参与到一场素未蒙面却又乐在其中的文字盛宴,书籍赋予我们亲力亲为的参与感,图书馆作为一个载体将这一切蕴含,在这里我们“于无声处听音律,于无形处见过往”,我们倚靠自己的想象想象和创造,产生一种发自身心的共鸣;我们仿佛望见了千百年前古人曾经走过的名山大川,仿佛尝尽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之水。

对于美,对于时光,对于热忱,对于爱,以及穿越千古的参与感,仪式般地加冕在每个读者的心理。亦如一场旷古烁今的思维博弈角力,用自身的感受与作者的经历对话。

每读完一本书,你就多交流一个朋友,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或是一场盛宴或是一场宿醉。

    所有发生的故事,都躺在书中。阅读是一个媒介,通过它,你可以发现好的世界。 (李豪)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