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九山半月半分田”之称的陕西省白河县,是国家贫困县。今年以来,白河县公安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给帮扶对象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用实际行动书写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感人故事。
郑源是白河县公安局一名女警。她到帮扶对象刘某家中进行信息采集时,发现刘某与妻子钱某年龄差距太大,钱某与刘某年龄相差30年,从长相上看不符合实际。经询问,她了解到在驻村工作队进行信息登记时就发现钱某户口簿的年龄与实际不符,但因两位老人的孩子不在身边,加上两位老人年龄大了也说不清楚自己的实际年龄,所以此事就搁下了。
为了证实钱某的出生日期问题,郑源同西营派出所民警一起找到村干部、老人的兄弟姐妹、周围邻居走访了解钱某的具体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源在新建村村委会保管的档案中,找到了一份20年前的常住户口登记表,证实了老人钱某的真实出生日期
白河县公安局民警帮扶住在高山上的新建村的王某和刘某某两户人家,那里山高路陡,自然条件恶劣,居住条件差。走访入户时,民警了解到王某和刘某某本是亲戚关系,但因为吃水问题有一些矛盾。原来,高山地区吃水困难,水井位于刘某的耕地里,两家都依靠这口井取水生活。
近年来,由于王某的孩子逐渐长大,王某夫妇便安排孩子取水。由于小孩子调皮,在经过刘某某耕地取水时,今天摘一根黄瓜,明天拽几根豆角。刘某某妻子便在院子里破口大骂,王某夫妇听到骂声便出来理论,双方动起手来。两家也就结了仇,王某一家只好到更远的地方取水。
此事因水而起,就从解决吃水问题上下功夫。于是,民警建议扩建蓄水池,并将水引到各自的家中,以解决两家的吃水问题,对此两家都没意见。因为地是刘某某的,民警又建议由擅长泥水工的王某出工将水井扩建成一个蓄水池,方便两家以后用水。民警承诺解决水管和水泵的问题,但是前提是两家人要冰释前嫌、和睦相处。刘某某和王某看到民警真心为他们解决问题,两人最终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