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盛放的“警花”最美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7日 来源:旬阳县公安局 【字体:

 

编者按:辛勤工作在公安战线各个岗位上的广大女民警是旬阳公安重要的有生力量,她们是警营中坚强干练的铿锵玫瑰,她们是警队里不可或缺的美丽警花。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警”的威严和“花”的柔美,坚定地撑起了平安旬阳的“半边天”。她们温柔敦厚,用女性独有的柔美,默默润人心田,给人温暖;用铿锵之美映衬出不屈、坚韧和热情。在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在这个属于她们的节日里,让我们把镜头对准她们,一起领略美丽的巾帼风采,真心地祝愿她们节日快乐!

 “铿锵玫瑰”用电话浇筑平安

“你好,旬阳110,请问您有什么帮助吗?……”每天,她的工作都是从问候声中开始。见到女警郭鑫时,她正在耐心聆听群众的求助。

110接处警工作是公安面向社会大众的一个窗口,每一天接处警的语气态度和精神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整个公安工作的第一印象。目前,旬阳县公安局报警电话每天的呼入量约为100多起,其中有效警情有30起左右,面对每一个报警电话,郭鑫都保持良好的耐心和设身处地为对方解决问题的态度。

在公安业内有句话,“只有专业的接警员,没有专业的报警人”,由于情况紧急,报警人往往语无伦次,因此,如何更好地引导报警人在最短时间内讲清楚报警的要素是接警员的基本功。

郭鑫清楚的记得到110接警大厅工作后她接到的第一个报警电话,“110,你们赶紧过来一下。”话还没有讲完,电话就断了。回拨之后电话就成了关机状态。她立即根据号码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通知辖区派出所前往居住地及附近搜寻报案人,同时积极联系报案人亲属,同时继续拨打报警电话。后来经确认该起报警是一起群众求助,是手机故障造成了意外断线。这是郭鑫第一天的工作态度,也是她每一天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报警电话是她的工作原则。

过去的一年,是郭鑫从事接警员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这一年,她的通话时间超过36000分钟,相当于连续通话24天。

“微博女警”的那些事儿

在旬阳县公安局有这样一个忙于“织围脖”的“微博控”,运用键盘与鼠标,与网络另一端的众多“粉丝”互动,不是为了娱乐消遣,而是在工作。该局的公安微博,通过这个轻人灵活的指尖,在互联网世界里和广大市民真诚地交流和互动。

  “等一下,有个粉丝正在向我咨询小孩上户口的事情。”旬阳公安局官方微博的女博主梁慧在电脑里迅速回复,完毕还不忘加个笑脸。

  据了解,上班对于梁慧而言,常常意味着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而手头的其他工作来不及做,常常会熬夜加班。一天下来,有七八个小时围着微博转,而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情,还是盯着手机,登录微博,看看粉丝们的新留言,这几乎已经成了她的习惯。有时周末也顾不得逛街购物,而是选择宅在家里,“这挺好也很累的。”

  问起当初做“微博女警”的感受,梁慧笑了:“说实话,我并不情愿。第一反应是不想干,因为我嘴笨,文字功底差,怕说错话。”

  为弥补自己的“笨嘴拙舌”,梁慧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开始“古灵精怪”起来。空闲时她会搜集网络语言,选择最受网友欢迎的语言形式发微博。“凡客体”、“甄体”、“高晓松体”……网络兴啥,梁慧都要搬到自己微博上尝试一番,这样的风格受到网友喜欢。

  写原创博文、做图片,甚至她的下班时间都贡献给了微博。眼看妻子“沉溺”于微博,甚至将6岁的小孩都“扔在了一边”,丈夫肖超不禁有些抱怨,最重要的是担心辐射对妻子的身体危害大。

  “他也注册了微博,只关注我的微博,从不发信息,只为监督我每天发了多少条微博。” 梁慧笑着说。

“魅力窗口”传递好声音

对于窗口民警王坤来说,“您好”“再见”四个字一年说了2万多次,相当于重温入警誓词1000次。

10年前,王坤从河南嫁到了旬阳,光荣的进入了旬阳公安这支队伍,成了户籍民警,每天都坐在窗口前,办理身份证、户口迁移等业务。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再见!”10年来,这是每一天,她对前来办事群众的开场白和结束语,三千多天每天重复同样的话语,做着不变的事情。光“您好”“再见”这四个字,以她一年接待的2万多人次来算,她至少讲了2万多次。有时候,她也会感到厌倦,但每一次,当听到群众离去时说的一声“谢谢”,她就顿时释然:这种平凡琐碎的工作不就是对入警誓词的真实诠释嘛。

不久前的一天,王坤正在帮助群众办理业务时接到了一个电话:“王坤,我们这边有个信访事件,是关于你们单位户政窗口服务的……”她不由得一颤,是不是做错什么了,对方似乎听出了她的担忧,急忙说道:“别担心,是一个表扬信,只不过走了信访途径。”

原来前段时间,女士到户籍窗口办理身份证业务,她几年前远嫁台湾,这次回到旬阳探亲,想把身份证一起办理了,由于她的身份证还没到期,按规定不用换。可女士也有难处,她要好几年才能回来一趟,下次回来身份证早已过期,这将会给她带来很大的麻烦,考虑到女士的特殊情况,王坤与上级部门取得联系,在不违反流程规定的情况下给女士来了个“特事特办”。本来王坤以为事情已经过去,却没想到后来,女士通过信访途径表达了对她的感谢。

事情虽小,旬阳县公安局的所有窗口民警在工作中,通过一件件小事的累积,传递了好声音,为良好的警民关系筑实了更加牢固的根基。

“警察女儿”呵护孤寡老人

“我们有一个儿子在上海,还有一个‘女儿’在旬阳,儿子不如‘女儿’啊,‘女儿’是我们贴心的棉袄。”张爷爷和王奶奶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儿子、媳妇常年在上海打工,无法照顾老人,旬阳县公安局妇委会的女警们得知情况后,在节假日,经常来到老人家,陪伴老人,让他们在没有孩子在身边的日子里,不会感到寂寞。

今年3 8日上午,旬阳县公安局妇委会的女警们来到旬阳中心敬老院看望老人张常婷(化名),看到老人在敬老院安心的生活,女警服务队的民警们放下了悬着的心。

去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张常婷老人因年纪太大,又无儿无女没人照料,被送进了敬老院,开始在陌生的地方生活老人非常的不适应,经常找借口跑出来,县公安局妇委会的女警们得知这一情况,立即上门为其解决生活当中的困难,一有空就去陪她聊天,帮张老换衣服,梳头发,老人也充分体会到民警们的关怀,安心地在敬老院住下。

现在“有事找警察女儿”成了旬阳孤寡老人的共识,“警察女儿”的名气越来越大,几乎家喻户晓,也成为了密切警民关系的“连心桥”。(旬阳县公安局改革办民警  朱显攀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