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中共陕西省委政法委员会主办的《政法天地》(NO.241期)刊登我局扫黑除恶“区域集中整治”新模式经验文章,现全文转载如下:
旬阳公安推行扫黑除恶“区域集中整治”新模式 为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镇村纵深推进,旬阳县公安局以创新求突破,让全县基层警务“连片协作”,推行扫黑除恶“区域集中整治”新模式。此举凸显出了统一指挥调度用警、集中优势警力攻坚、片区联动整治协防的勤务优势,破解了镇村扫黑除恶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执法和社会效果。 “破壁式”集约用警 该模式按照地缘关系,将全县划分为东区、南区、北区和城区四个连片协作警务区,打破传统的管理和执法模式,实行联战联防、集约用警。打破区域壁垒,统一调度。建立片区联合作战指挥部,由局领导坐镇一线指挥,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对连片协作警务区内的各基层所队警力,实行统一调度,有效破解了“各自为战,力量单薄”的难题。旬阳东区“五所一队”在扫黑除恶暨集中整治期间,所队单独行动无法形成警力优势,按照片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集中调度则“合兵攻坚无不摧”。打破警种壁垒,联合作战。在扫黑除恶暨集中整治期间,坚持复合用警,一改“单兵作战”套路,实行派出所、交警中队、特警大队“三警合一”,集中开展治安卡点联合查控勤务、矛盾安全隐患大排查、治安交通乱点大整治、社会治安大巡防等执法执勤活动。通过联合执法执勤,加强警种协作配合紧密度,实行“融合执法”提升执法和社会效果。旬阳东区“五所一队”开展扫黑除恶暨集中整治以来,联合执法执勤达150场次,实现了“1+1+1﹥3”的执法效果。打破执法壁垒,全程联动。在片区联合作战指挥部,下设扫黑除恶、集中整治、治安联防三个攻坚组,成员包括县公安局业务部门骨干和集中抽调的民警,形成“法制大队全程监督、扫黑除恶专业队全程指导、刑侦和治安大队全程参与、各专项组协同攻坚”的工作格局。旬阳东区七镇为期40天的扫黑除恶暨集中整治行动中,拘留133人,其中刑拘24人、行政拘留109人,打掉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团伙3个,赢得了辖区群众最广泛支持和满意。 “会商式”联席机制 在“区域集中整治”模式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开展联席会商研判,指导实战。建立情报信息网络。积极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涉黑涉恶类等违法犯罪案件线索。通过发布《通告》,广泛征集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嫌疑人案件线索。采取重金悬赏、感化自首、技术侦查等方式手段,织密天罗地网,让违法犯罪嫌疑人无处遁行。东区在扫黑除恶暨集中整治行动中,群众检举揭发案件线索20余条,根据提供的线索破获案件26起,协外抓获网上逃犯2名。建立协作会议制度。集中整治期间,每周在中心派出所,召开连片协作所队负责人和专案民警参加的工作例会,交流情报、凝聚共识,做到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发挥整体协同攻坚的战术优势。在专项行动结束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建立会商研判机制。针对重大案件线索、专案办理工作、集中整治难点问题、矛盾纠纷突出问题等实时开展专题专案会商研判。东区扫黑除恶暨集中整治行动中,通过会商研判,向“五所一队”发布预警信息30余条,深挖涉黑涉恶等案件线索13条,制定专项整治方案5份,指导化解矛盾纠纷23起,其中蜀河所联合该镇综治、司法等部门,通过教育转化成功化解一起长达20余年的缠访闹访案件。 “联动式”合成作战 整合专案攻坚力量。成立扫黑除恶专案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攻坚。坚持以打促防、以打促稳,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分子打击不手软,果断出击铲除。据统计,东区开展扫黑除恶暨集中整治以来,专案调警达220余人次,分别打掉以陶某、候某、李某为首,长期盘踞在镇村,称霸一方、欺压百姓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团伙3个,刑拘19人。整合集中整治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所队主力军作用,通过“拉网式”排查,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建立集中整治任务台账,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纠违教育、举办法制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治安乱点、矛盾隐患、交通秩序等集中整治。东区集中整治以来,治安、交通乱点整治联动用警达350余人次,共清理整治治安交通乱点12处,捣毁赌博窝点7个,现场拖移违停机动车70余辆,查处无证驾驶、酒驾等严重交通违章行为21起,拘留13人。通过集中整治,治安案件与同期相比下降了41%,特别是蜀河古镇“缓堵保畅”工作赢得了群众点赞。整合群防群治力量。深入社区、村组,层层发动动员,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社会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中来。组织和指导好护村队、护厂队、护校队等治安巡防力量和“红袖章”义务巡逻员,以“万人大巡防,预防盗抢骗”活动为载体,开展楼院联防、邻里守望、平安共建,最大限度地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空间。东区七镇开展扫黑除恶、集中整治、联防共建以来,可防性案件与同期相比下降了38%,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