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公安局全力推进“三个精准防范”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8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今年以来,安康市公安局紧扣社会治安形势,紧盯治安防范短板,围绕遏制民转刑盗抢骗案件及重点人员管控难题,创新开展三个精准防范工作,全面提升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三个精准防范。2015年,全市共发生命案36起,其中由矛盾纠纷引发29起,占命案80.6%,基于民间纠纷、婚姻情感等原因引发的恶性命案时有发生;全市发生侵财案件3625起,占刑事案件总数75.6%,其中入室盗窃案件1022起,诈骗案件743起,摩托车等机动车辆盗窃案件498起,侵财案件高位运行对社会治安形势提出了严峻考验;全市发生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命案5起,死亡6人,伤害8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面对社会治安严峻形势,市公安局党委在广泛调研、深入开展五大信息研判基础上,坚持打防并举,管控结合,标本兼治,大力践行控发案、惠民生主旨,组织开展了三个精准防范攻坚战。即: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精准防范民转刑案件、加强治安防控措施,精准防范盗抢骗案件、加强重点人员管控,精准防范暴力命案。通过不断延伸防范触角,前置防范力量,前移防控阵地,强化防范基础,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范成效,全力确保民转刑案件下降20%盗抢骗案件下降10%,其中盗窃摩托车案件下降20%、暴力命案下降10%,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命案下降50%的攻坚目标。市公安局将三个精准防范上升为全局全警工程,成立了以市政协副主席、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尚伟为组长,局党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现场推进会,全力组织实施。各县分局按照市局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量化目标任务,完善推进措施,确保了三个精准防范攻坚战强势启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实施主动警务,创新治安管理模式。一是聚力社会矛盾化解,精准防范民转刑案件。紧紧围绕家庭、婚恋、邻里、物业、债务等民间矛盾纠纷,及土地使用、征地拆迁、医疗事故、环境污染、企业改制等不稳定隐患,不断完善三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组织,创新推行社会矛盾纠纷化解55212工作法,积极做好前期预警、实地排查、源头化解工作,实现对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矛盾隐患的有效掌控和有力化解。截止目前,全市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161起,有效预防可能导致杀人暴力案件矛盾纠纷17起、伤害案件矛盾纠纷49起。全市610月立杀人案件10起,与15月立杀人案件15起相比下降33.3%,与去年610月立杀人案件14起相比下降28.6%。全市610月立伤害案件41起,与15月立伤害案件67起相比下降38.8%,与去年610月立伤害案件90起相比下降54.4%二是聚力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精准防范盗抢骗案件。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六网三圈建设,积极构建群防管区、派出所管片、巡警管面、检查站管点、交警管线的五级巡防体系,不断完善调委会、治保会、治安网格化组织,大力开展群防群治,推行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二维码服务管理,实现了对重点对象、重要阵地高效管控和精准管理。全市建立巡防组织1039118103人,组建红袖章群防队伍5万余人。创新推广GPS防盗系统防范摩托车、电动车盗窃案件,推广科技防盗锁、联网入侵报警系统防范入室盗窃案件,运用紧急止付平台预防电信诈骗案件。截止目前,全市共推广摩托车GPS防盗系统15158辆,更换防盗锁5246户,安装联网报警系统1631户,抓获现行抢劫、抢夺、入室盗窃、扒窃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67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6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400万元。全市610月立侵财案件1526起,与15月立侵财案件1577起相比下降3.2%,与去年610月立侵财案件1679起相比下降9.1%三是聚力重点人员动态管控,精准防范个人暴力命案。抓好摸排调查、入户走访,完善工作台账,建立七类重点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实行重点人员监护人、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干部、镇包联干部、包片民警共同管理的一人四管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市上50万元、各县区10万元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应急处置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截止目前,全市共摸排管控七类重点人员7050人,其中重型精神病人505人,处置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241起,护送精神病人到专业医院救助88人,全市未发生重点人员暴力命案。

三、健全保障机制,提升治安防范水平。在创新方法上。市公安局将三个精准防范纳入全市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重点内容,作为创新群众工作的有力抓手,从内容上、方法上、成效上,明确基层基础防范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的问题,把防范工作重点、目标和民警责任捆绑结合,解决了基层民警能力不足不能为、担当精神不足不敢为、敬业精神不够不愿为的问题,通过民警广泛动员、发动、组织群众,推动全民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在组织推进上。市公安局将三个精准防范工作上升为各县分局一把手工程,夯实主要领导责任,围绕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盗抢骗案件防范、重点人员管控,统筹抓好推进工作,形成各县分局、各警种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在责任追究上。市公安局建立了民转刑可防性案件及重点人员暴力命案三个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倒查追究办法》、《全市公安机关可防性案件责任倒查追究办法》及《全市公安机关防范命案责任倒查追究办法》,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防范不到位,导致辖区案件高发或发生重大恶性案件的,严格实行分级约谈、督办、问责制度。在考核推进上。市委市政府把三个精准防范工作纳入对各县区党委政府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考核评价体系,市委政法委把三个精准防范工作纳入对各县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县(区)评判范畴,市公安局把三个精准防范攻坚战作为各县分局、各警种部门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制定了考核办法,坚持实行月通报、季排名、年度考核制度,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通报批评工作滞后、问题突出单位,强化追责问效,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范模式、考核评价体系、奖惩工作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建设。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