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公安局创新“四个一”措施强化“五进五访五问”落实到位,推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对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本手册记民情,服务群众贴心化。局机关137名联村(社区)民警及12个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民警《“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入户走访工作手册》随身带,入户走访除采集人员、车辆、房屋等“一标三实+N”基础信息外,还详细记录收集的情报线索、案件防范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以及群众需要的领办、代办需求事项。在走访中广泛收集村情民意,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能够解决的当即解决,需要帮助解决的约时尽力解决,决不把承诺“放空炮”。家居曾溪镇大沟村最偏远的山里80岁的杨老太太,因行动不便很久才能整理一次头发,曾溪派出所包联该村辅警孙山到家走访中得知情况后,便在休息时间时带上理发工具专程到老人家为老人修剪了头发。小事连着民心,从小事做起,更能直接检验“百万警进千万家”的真心,石泉县公安局要求民警进家走访都要带着真心、真情、真意,力所能及帮群众做事实、做贴心事。
一室调解排民怨,矛盾化解多元化。县公安局统一标准在全县12个派出所建立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合调解室,组建了以镇综治办主任、司法所长、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 村社干部为主体,以县镇人大代表、党员群众、有公信力的老干部及乡贤能人等为辅助的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队伍,建立按需联动运行机制,对派出所能够单独解决的矛盾纠纷做到“不过夜”及时化解,对需要其他职能部门联合解决,主动组织相关部门合力化解。“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开展以来,各派出所化解非正常死亡、讨债欠薪、婚姻情感、邻里矛盾等极易引发“民转刑”及涉众性的重大纠纷隐患25起。3月12日,城关镇杨柳社区发生一起酒后意外摔伤致死事件,死者家属要求同席饮酒人承担巨额赔偿,情绪激动、态度强硬,为避免矛盾激化,城郊派出所迅速启动驻所调解机制,会同镇综治办、法庭、司法以及社区干部联合处置,经细致的法理疏导,就死者摔伤后期治疗费、丧葬费等相关赔偿事宜达成协商意见。
一张编码护民安,社会管理信息化。县局大力推行“二维码智慧门牌”管理机制,运用“陕西治安”APP实施精准管控出租房屋、行业场所、内部单位,织密实有人口防护网。通过“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民警全面采集“一标三实+N”信息,按照《村(居)民住户门楼牌编号管理实施方案》,制定带有二维码标识的标准门楼牌,实现群众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所在房屋、单位的警用标准地址、所辖警务区名称、社区民警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房主扫描自家二维码,可咨询公安业务办理、登记流动人口信息、接收安全防范宣传、在线求助报警投诉等,民警通过“陕西治安”APP扫描,可以及时维护“一标三实”平台数据,开展各项公安管理工作,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迅速转换。目前,石泉县公安局已在池河派出所率先推行免费安装“二维码智慧门牌”320户,有效将社会综合服务管理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实现社区警务信息化、社会管理网格化。
一套机制惠民生,风险防范精准化。该局把“部门联所、民警包村”作为推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的重要载体,制定出考核标准,以辖区治安是否稳定、基础信息是否准确掌握、重点人员是否管控到位、可防性案件是否得到控制、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考核主要指标,建立奖惩问责机制,对出现4种奖励情形之一的,对责任民警、包抓所领导进行通报表扬、优先评优、嘉奖报功。对出现13种惩处情形之一的,进行责任倒查,通报批评、约谈追责。特别是针对当前电信诈骗居高不下、易发多发态势,县局建立了电信诈骗防范联勤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人、细化到点的组织机构,打造齐抓共管、内外联动的工作责任网格,对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中及时阻止、制止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的,对包联民警予以及时奖励;反之,若包联辖区电信网络诈骗等可防性案件发案高于上年同期20%的,或发生个案电信网络诈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盗窃金额4万元以上的实行责任倒查。民警“进千万家”就担负着千万家百姓安全风险防范的责任,石泉县公安局就是通过对包联“千万家”的一系列奖惩问效机制确保“进家”活动切实取得“尽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