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公安厅《关于改用新方法开展全省公务用枪枪弹痕迹建档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市公安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在省公安厅刑侦局的指导支持下,在治安支队、警务保障处、巡特警支队和各县分局的大力配合下,刑警支队经过精心筹备和周密部署,枪弹痕迹建档小组通过40余天安全紧张有序工作,5月19日,圆满完成了全市公务用枪枪弹痕迹建档工作。
开展全市公务用枪枪弹痕迹建档,是市公安局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对枪弹痕迹建档新要求,强化全市枪弹痕迹专家和枪械知识专家培养,全面提升刑事技术服务实战能力,提高刑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规范管理枪支,确保“枪支DNA”一一对应的重要手段。
--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全市公务用枪枪弹痕迹建档工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尚伟专门批示,要求市局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有序完成建档工作任务。市公安局制定并下发了《2017年全市枪弹痕迹集中建档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丰任组长,党委委员、刑警支队长李友良任责任组长,刑警支队政委周长江、警务保障处处长赵红萍、治安支队长李宏团任副组长的全市枪弹痕迹集中建档工作领导小组。刑警支队自筹资金18万元专门用于枪弹痕迹建档工作,并从市局刑侦、治安、警务保障、巡特警及各县分局抽调18名刑事技术和枪械知识专家,从4月10日开始,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开展全市公务用枪枪弹痕迹建档工作。期间,周丰副局长、崔锐利副局长、李友良支队长多次亲临现场,看望慰问民警,了解工作进展,解决实际困难,为圆满完成建档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协同配合,全力攻坚。市局相关部门合理分工,为顺利完成全市公务用枪枪弹痕迹建档打下坚实基础。刑警支队提前购置建档所需设备,精心布置建档场地,治安、警务保障、巡特警对全市公务用枪枪支种类进行摸底调查并造册登记,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建档工作组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了安全操作培训,签订了保密协议,并根据抽调民警专长,分成登记验枪、拆装检验、射击取样、制模审核、后勤保障等六个小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同时,根据我市公务用枪单位多、地域分布广的特点,按照先山区、后平川,先近后远的原则对建档时间进行排序,督促各县分局、各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安全有序将枪支送检。
--严格操作、安全至上。全体建档民警始终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 ,坚持 “安全第一 、质量至上 、严格保密 ”的原则,从建档流程各环节入手,从认真检验每支枪入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收枪、验枪、射击、登记、制标、检验等各个环节上层层把关,落实制度,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工作中,全体民警积极主动、遵守纪律、分工明确、密切配合,面对大量枪支,处置有序,详细登记,认真制标,严把质量关,严格射击取样程序,排除故障枪支,保证了枪支安全射击无事故。在连续40余天的工作过程中,主动放弃午休时间,不怕脏,不怕累,不间断的工作,克服了验枪过程中噪音大、有危险性、腐蚀性、风吹雨淋等困难,认真细心地完成每一环节的工作。同时,参战民警抓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建档工作中实地开展 “大练兵 ”,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自身公安业务知识。
--扎实工作、亮点纷呈。枪弹痕迹建档中,全体参战民警兢兢业业、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在保证建档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全省首创将人工利用显微镜检验建档效果改用软件放大后在电脑上显示,同步建立了电子档案,既保证了建档质量,又为日后建立枪弹痕迹数据库奠定了坚实基础。制标组刻苦钻研业务,制标效率逐日提高,日检量由80支提高到150支,确保整体建档时间大幅度缩短。射击取样民警由于长时间、高频率开枪,右手虎口处肿胀疼痛,但始终坚持工作,毫无怨言。
通过努力,市公安局对全市共2896支公务用枪进行了射击建档,采集样本10188发,圆满完成了全市公务用枪枪弹痕迹建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