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精准防范专刊第一期安康市公安局治安部门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9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聚焦民生 实施三大精准防范

 强势推进 严明三项倒查责任

 安康市公安局治安部门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工作

 

    今年以来,安康市公安局治安部门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侵财类案件、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件以及摩托车盗窃案件高发多发等突出治安问题,按照抓基础、强防范、控发案、惠民生工作思路,坚持打防并举、管控结合,以开展治安防范年为主线,深化破小案、暖民心实践活动,部署实施精准防范、严明三项责任追究机制,强力推动治安防范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一、以社情民意为导向,突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精准预防民转刑案件。2015年全市民转刑命案反弹,特别是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因婚姻家庭问题引发民转刑案件突出,在全市36起命案中,有29起由家庭矛盾纠纷引起,19起由感情矛盾纠纷引起。安康市公安局针对民转刑案件的规律特点,在分析研判社会治安形势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实现民转刑案件下降20%的目标。一是紧抓矛盾排查。市公安局要求全市治安部门要紧紧围绕民转刑案件的诱因,紧抓婚恋、家庭、邻里、赡养等生活纠纷以及土地征用、工程建设、非法集资、劳资合同、涉访涉诉等突出矛盾问题,全面加强社会矛盾管控工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二是聚力矛盾化解。进一步完善三调联动三级联调三级对接机制,推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工作,形成三调联动紧密衔接、良性互动的工作模式,及时发现可能诱发民转刑案件的矛盾纠纷与问题隐患,全面落实调解、跟踪、关注、管控等措施,形成社会矛盾化解合力,筑牢防范民转刑案件的第一道防线。三是创新工作方法。总结矛盾纠纷化解的方式方法,推广典型经验,积极推广岚皋县123456工作模式(一套班子总牵头、两个中心解民忧、三大网络全覆盖、四支队伍抓调处、五条渠道聚民意、六项机制保实效)、紫阳县有偿式社会矛盾化解方法,确保矛盾化解工作落地见效。

    二、以打防结合为抓手,加强社会面治安管控,精准预防三类侵财性案件。2015年全市共发生侵财类案件3625起占总数75.6%,其中入室盗窃案件1022起,诈骗案件743起,盗窃摩托车机动车辆案件498起,侵财类案件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市公安局要求全市治安部门要坚持打防并举、管控结合,全面深化六网三圈五项机制建设,全力打造安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升级版,深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工作,切实提升可防性案件防范水平,坚决遏制侵财案件高发态势,确保实现入室盗窃和诈骗案件下降10%2015年市公安局在汉阴县积极推行摩托车、电动车GPS防盗系统,取得了积极成效,自实施防盗系统以来,实现了该县城区盗窃摩托车、电动车案件大幅下降。2016222,汉阴公安局利用GPS防盗系统,在汉滨、岚皋警方密切配合下,成功打掉一个盗窃团伙,成为开展跨区域协作、有效打击盗窃摩托车犯罪典型案例。市局拟定4月份在汉阴召开现场推进会,全面推广摩托车、电动车防盗系统,确保实现盗窃摩托车、电动车案件下降20%以上。

    三、以完善机制为保障,紧抓七类重点人员管控,精准预防极端暴力犯罪。全市登记在册患有或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数有29873人,2015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共接报涉及精神病人报警求助672起,协助家属送医疗机构医治487人次,协调民政、残联解决精神病救助救治318人次。全市发生精神病人肇祸命案5起,受伤群众8人,死亡6人。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已刻不容缓,市公安局要求全市治安部门要紧紧围绕精神病人摸排管控、审查监护、管控责任、现场处置四个关键环节,突出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监管和新疆籍流动人口协查比对工作,全面落实一人四管机制,严防发生精神病人极端暴力案件,确保实现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命案下降50%  

    同时,为确保三个精准防范目标全面落实到位,市公安局制定了三项责任追究机制,对因防范不力导致民转刑案件、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以及可防性案件同比大幅上升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并纳入2016年治安管理重点工作范畴,实施项目化管理和目标责任量化考核推进,确保三个精准防范全面落实到位。

    目前,全市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精准防范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