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公安厅治安局《陕西公安治安工作》2016年第181期以《聚焦民生期待 聚力精准防范--安康市公安局强势开展“三个精准防范”攻坚战》为题,刊发我市“三大精准防范”工作简报。
陕西公安治安工作 (181) 陕西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 2016年6月14日
聚焦民生期待 聚力精准防范 安康市公安局强势开展“三个精准防范”攻坚战 今年以来,安康市公安局紧扣社会治安形势,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社情民意,紧紧围绕遏制“民转刑”、“盗抢骗”案件及重点人员管控三个领域,强力开展“三个精准防范”攻坚战,强势推动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紧扣民生民意,开展“三个精准防范”。安康市公安局针对当前“民转刑”、“盗抢骗”案件与个人暴力犯罪案件反弹的实际,聚焦社情民意,聚力精准防范,坚持打防并举,管控结合,标本兼治,紧密结合全省“2016年秦盾”专项行动和全市“深化破小案、严打盗抢骗”专项行动,部署开展了“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精准防范‘民转刑’案件、加强治安防控措施,精准防范‘盗抢骗’案件、加强重点人员管控,精准防范暴力命案”的“三个精准防范”工作攻坚战,通过延伸防范触角,前置防范力量,前移防控阵地,强化防范基础,提升防范实效,做到服务靠前、预警在先、防范主动,全面提升全市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成效,确保实现“民转刑”案件下降20%、“盗抢骗”案件下降10%,其中,盗窃摩托车案件下降20%以上、严重暴力命案下降10%,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命案下降50%的攻坚目标,不断提升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 二、推行合成作战,聚力“三个防范战场”。安康市公安局紧扣“民转刑”、“盗抢骗”犯罪和重点人员管控三大重点领域,推行精细管控,实施精准防范。一是聚力社会矛盾化解战场。以深化“十小警务”为抓手,全面摸排梳理矛盾隐患,建立基础台帐,开展分析研判,将“民转刑”案件预警纳入“五大信息研判”体系,建立完善“民转刑”案件预警机制,做好情报预警工作;以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为载体,明确派出所、社区民警排查化解矛盾隐患主体责任,紧紧围绕家庭、婚恋、邻里、物业、债务等民间矛盾隐患,以及土地使用、征地拆迁、医疗事故、环境污染、企业改制等苗头性事件,落实管控措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控到位;以完善“三调联动”为推力,加强矛盾源头化解,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方法,推行岚皋“55212”化解模式,从源头上化解“民转刑”案件矛盾隐患,确保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怨消气散、案结事了,实现对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矛盾隐患有效掌控和有力化解。二是聚力强化阵地控制战场。加强社会面巡防控制,深化“五级巡防体系”建设,提高街面见警率、盘查率和现场查获率,重点加大“盗抢骗”案件高发地段和防范薄弱时段的防范。加强行业场所阵地控制,开展赃物集散地和流转渠道专项治理,斩断“盗抢骗”违法犯罪赃物藏匿、输送渠道。推行流动人口和出租房“二维码”管理模式,整合社会防控资源,开展“群防群治”。推广科技应用,联合市综治办下发《关于全面推广摩托车、电动车GPS防盗系统建设应用的指导意见》,通过视频监控、联网报警等新技术的实战应用,积极推行“门禁系统、联网报警、物联网锁、电子狗”等防盗新产品,破解治安防范难题、提高实战应用效能。深化“十进活动”,加强宣传阵地控制,市公安局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三个精准防范工作手册”》、《群众自我安全防范小常识》,重点加强防范三类七种案件宣传引导,借助网络微博、微信,手机微信等“微平台”和电视、报纸、网络等载体加强阵地宣传,不断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三是聚力重点人员管控战场。通过人口管理、摸排调查、入户走访,利用七类重点人员管理系统,全面摸排核对重点人员情况,建立工作信息台账,落实跟进管控措施,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面推行重点人员的“监护人、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干部、镇包联干部、包片民警共同管理一名重点人员的‘一人四管’工作机制”,确保摸排到位、帮扶到位、管控到位、防范到位,严防个人极端暴力命案发生。 三、完善工作机制,推行“三个责任倒查”。市局将“三个精准防范”工作纳入各县区局“一把手”工程,统筹社会矛盾化解、“盗抢骗”案件防范、重点人员管控以及社会舆论引导等重点工作,形成相关警种和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为确保“三个精准防范”工作取得实效,市局在全市公安机关建立“民转刑”案件、“可防性”案件及暴力命案的三个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倒查追究办法》、《全市公安机关可防性案件责任倒查追究办法》、《全市公安机关防范命案责任倒查追究办法》,健全完善长效保障推进机制,把“三个精准防范”工作将列为年度工作重点考核内容,加强对各县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实行月通报、季排名、年度考核。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通报批评工作滞后、问题突出单位,实行分级约谈、督办、问责制度,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治安防范模式、考核评价体系、奖惩激励机制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三个精准防范”攻坚战扎实有效开展,确保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