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公安局“四式”宣传严防电信网络诈骗 今年以来,石泉县公安局针对辖区近年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逐案研判分析,寻找规律特点,针对性采取“拉网、贴身、接力、直观”“四式”宣传法,营造浓厚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氛围,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围绕防范阵地,拉网式宣传。为了让“电信网络诈骗”这种新兴犯罪手段,像入室盗窃、街面扒窃等案件一样,广为群众熟知,进而提升防范意识,石泉县公安局坚守阵地防线,拉网式宣传,保障防范宣传知晓率。一是守住传统宣传阵地。在小区、医院、学校等人员聚集处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在农贸市场、广场等人员聚集场所摆放展板,形成视觉冲击,强力灌输。二是发展新型宣传阵地。针对全县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号召各单位组织开展一次“学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引导员工自行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电信诈骗事件,相互提醒,民警适时现身说法,言传身教。三是守住银行最后防线。针对受害人通过银行将钱款转存犯罪分子账户这一环节,抓住银行管控这一最后关口,组织民警积极深入银行,向工作人员传授挽损知识,告知其遇到疑似受骗群众作出汇款举动时及时制止并报警。另一方面,指导银行在等候大厅、ATM机等敏感区域安装语音提示、张贴宣传海报,播放防范宣传片。 围绕受害群体,贴身式宣传。针对遭到电信诈骗群众的文化程度低、占便宜心理强、辨别能力差等特征,确定老年人、农民工、妇女等受害群体,宣传工作对应靠前、贴身,确保宣传效果深入人心。一是宣传工作与社区“双熟知”工作结合。采取错时工作,扎实走访,深度融入社区,针对居民家中不同人群宣讲防范知识,送上警民联系卡,提醒遇到自身不能辨别真伪的信息时,及时拨打电话,谨防上当受骗。二是宣传工作向受害人群聚集地靠拢。组织民警深入各老年俱乐部、残联、摩托车销售等场所,发放传单29000余份,宣讲车购税退税、中奖等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醒前来办事、工作、娱乐的群众提高认识,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三是宣传工作及时常态。定期利用“石泉公安”公众号定期向群众发送防电信诈骗常识,同时与三大通信运营商联系,每周向全县通讯用户推送防范电信诈骗小常识,通过案例分析及防范对策,向群众进行宣传。不定期携带高音喇叭走访社区,播放防电信诈骗宣传语音,影音互补,确保宣传不留死角,效果深入人心。 围绕氛围营造,接力式宣传。要想在短期内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仅靠公安机关是远远不够,石泉县公安局紧盯社会资源,号召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接力式宣传,共同打造平安和谐社区。一是单位接力。通过召集物业、场所行业开会,动员大家在盈利的同时不忘为社会治安做贡献。物业、场所行业经营者纷纷表示支持,主动参与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利用自身的LED屏主动宣传。二是学生接力。组织民警深入校园,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让学生”指导”家长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提升学生家长的防范意识。三是志愿者接力。组织全县961名治安志愿者,走向街头,深入社区,发放电信诈骗传单4万余份,形成平安互建的和谐氛围。四是围绕发案特点,直观式宣传。为使广大群众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犯罪伎俩、防范措施入心入脑,石泉县公安局积极采取直观式宣传,争取宣传一次,受教育群众掌握一次。一是以案说法。石泉县公安局结合电信诈骗案件每周发案情况,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通过百度“石泉吧”、“石泉公安”公众号及各社区网上警务室向广大群众发送,进一步延伸了宣传工作触角。二是实物展示。针对近年来,木马信息诈骗、钓鱼网站诈骗、中奖诈骗等伎俩,社区民警在开展入户走访时,向群众宣传如何辨别真实网站、如何辨别辨别真实通讯运营商客服电话,教育广大群众如果接到此类链接,切忌不可透露个人身份及金融信息。三是入户回访。针对辖区部分群众可能一次宣传不能达到入脑入心效果,社区民警采取二次登门,询问群众有无接到诈骗类短信,如有接到是如何处理。 今年以来,石泉县公安局通过“四式”宣传教育,共发放防范宣传单50000余份,张贴各类宣传海报500余张,开展专场宣传7场次,走访群众达3万余人,有效预防了12起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