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人民公安报》《所队实践》栏目以《安康:派出所开展精准防范筑平安》为题,刊载了我市公安机关开展“三个精准防范”工作文章。
《安康:派出所开展精准防范筑平安》
8月18日11时许,陕西省岚皋县佐龙镇60多岁的王某来到佐龙邮政储蓄支行前台汇款时,一边操着普通话打着电话,一边向柜台工作人员报着汇款账号。王某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惕,立即向佐龙派出所报案。民警迅速赶往现场,看到王某大声嚷着要求工作人员汇款,便将其安抚坐下,通过实际案例对其耐心说服,当场拨通对方的电话揭穿了骗术,这才使他幡然醒悟,差点受了骗。
这是陕西省安康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派出所实施“三个精准防范”战略,成功阻止一起电信诈骗的一个案例。
今年以来,安康市公安局紧扣社会治安形势,紧盯社情民意,紧抓防范短板,精准围绕遏制“民转刑”、“盗抢骗”案件及七类人员管控三个关键领域,在全市派出所聚力开展“三个精准防范”战略,将其作为各级公安机关“一把手”工程,推动社会治安防范提档升级,筑牢平安建设根基。
安康市政协副主席、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杨尚伟说,实施“三个精准防范”战略,是公安机关大力践行“控发案,惠民生”工程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具体行动,是打造安康公安品牌的创新举措。此举,顺应民意,惠及民生,让群众满意度。
截至7月底,安康市“民转刑”案件、“盗抢骗”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0%、10%,其中盗窃摩托车案件、严重暴力命案、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命案同比分别下降20%、10%、50%。
聚力社会矛盾化解
精准防范“民转刑”案件
安康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精准防范“民转刑”案件,形成治安部门主责,派出所主抓,各警种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工作合力。
工作中,安康市公安局以破小案等“十小警务”为抓手,全面排查矛盾隐患,建立基础台帐,开展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案件预警机制和矛盾纠纷“三调联动”机制,以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为载体,明确派出所、社区民警排查化解矛盾隐患排查主体责任,围绕家庭、婚恋、邻里、物业、债务等民间矛盾隐患,以及土地使用、征地拆迁、医疗事故、环境污染、企业改制等苗头性事件,从接处警、走访摸排、源头化解三个关键环节抓起,严密落实管控措施,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方法,大力推行“55212”(即依靠“五种力量”、做到“五个及时”、提升“两个能力”、运用“12种方法”)等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从源头上化解矛盾隐患,确保矛盾双方当事人“怨消气散、案结事了”,实现对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矛盾隐患的有效掌控和有力化解。
7月12日,岚皋县公安局花里派出所接群众秦某报警,称其丈夫夏某扬言要杀死她。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处置,发现夏某正用一把长约30公分的利锥站在秦某面前,秦某吓得魂不附体。民警果断夺下秦某手中的锥子并将其控制。经调查得知,夏某常年在外务工,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了解情况后,鉴于婚姻纠葛,民警利用“55212”矛盾调解法,从当事人家庭、婚姻、孩子等角度入手劝解,对双方宣讲法律,讲明道理,让其权衡利弊。经过民警4个小时的劝解,夫妻二人表示和好,共同维护家庭和谐。一场即将发生的“民转刑”案件,在民警有效的化解下得以控制。
8月15日,旬阳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入户走访中,一名妇女情绪特别激动,准备前往某矿业部与工人陈某拼命,民警立即制止。经详细了解,这名妇女李某,4年前打工期间认识了岚皋县陈某后产生感情并同居生活。两年前,二人发生矛盾,陈某离开李某只身来到旬阳县某矿业部打工。李某得知后,多次到矿山来找陈某要求继续共同生活,陈某不愿意。李某由爱生恨,8月15日再次来矿山找到陈某,准备同归于尽。民警立即将这一紧急情况向上级汇报,县局指派治安大队民警前往支援。经过4个多小时的劝说,终于将李某的情绪稳定下来,李某最终同意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同陈某的感情纠葛和经济纠纷,一场婚恋矛盾有效化解。
截至7月底,安康市公安派出所共计化解矛盾纠纷965起,未发生因调处不力导致“民转刑”案件。
聚焦前端阵地控制
精准防范“盗抢骗”案件
按照“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防范,一手抓治标、一手抓治本”的方略,安康市公安局聚焦源头前端阵地控制,加大派出所社会面巡防控制力度,建立完善群防管点、派出所管片、巡警管面、检查站管线、交警管网的新型“五级巡防”体系,提高街面见警率、盘查率和现场查获率。
在此基础上,安康市公安局加强派出所行业场所阵地控制,紧扣“人、地、物、事、组织”五要素,开展赃物集散地和流转渠道治理,斩断“盗抢骗”犯罪赃物藏匿、输送渠道,加大“盗抢骗”案件高发地段和防范薄弱时段的防范。实施流动人口和出租房“二维码”管理,开展群防群治,推行视频监控、联网报警等新技术实战应用,大力推广“门禁系统、联网报警、物联网锁、电子狗”等防盗新产品,破解治安防范难题,提高实战应用效能。
安康市公安局加强宣传阵地控制,印发《防范工作手册”》《群众自我安全防范小常识》,大力借助微博、微信、手机微信等“微平台”以及电视、报纸、网络等载体,加强阵地宣传,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4月7日20时许,旬阳县公安局仙河派出所接到旬阳县农商行仙河支行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一名中年男子在农商行一楼自动汇款机门外,来回走动打电话近一小时,神情慌张,怀疑是电信诈骗,请民警迅速处理。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仙河支行没有发现可疑男子。在仔细询问报警人员后,得知该男子已经离开。半个小时后,一位男子匆忙来到银行取款机前,经银行工作人员确认,就是半小时前在银行取款机打电话的那位男子。民警立即上前与该男子进行交流。
经了解,男子叫王某,当地人,41岁。他说,“现在放开二胎,我要生二胎,民政局还要奖励2800元,让我报个卡号,按照对方所说进行操作,查看奖励金有无到账”。接着又对民警说:“半小时前,我拿的是前两天办的新银行卡,对方说没有激活,我就回屋取另一张旧卡,再次将卡号报过去,这才前来查看有无到账”。民警对王某说:“这是明显的诈骗电话”。王某感到不解,民警耐下心来,让王某把从接到电话到刚才挂断电话的过程重复一遍,详细询问每个细节,然后逐条分析给王某听。当民警把事情前前后后分析过后,王某恍然大悟。如果将这张银行卡插进去,被骗的可是21万元,这是他全部积蓄,差点上当受骗。随后,民警将王某送回家,把派出所值班电话留给王某,嘱咐其如果还有疑问务必先打电话到派出所,千万不要汇款。
截至7月底,安康市公安机关共查处抢劫、抢夺、诈骗、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扒窃、盗窃车内财物七类侵财案件314起,抓获街面违法犯罪嫌疑人326人;全市公安机关开展街面集中宣传373场次,举办警民座谈235场次,安装摩托车、电动车“GPS”行车卫士防盗系统431套。
做好危险因素管控
精准防范暴力命案
安康市公安局依托七类人员管理系统数据,组织派出所、警务室和社区民警逐一走村入户摸排调查,聚合七类人员管控,按照危险性评估标准,建立工作台账,加强与民政、信访、卫生等部门以及社区(村)居委会的沟通协作,在各级综治部门组织领导下,全面落实七类人员“监护人、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干部、镇包联干部、包片民警共同管理一名相关人员的‘一人四管’工作机制”,加强地域、时限动态管控,确保摸排到位、帮扶到位、管控到位、防范到位,严防个人极端暴力命案发生。
安康市公安局还建立派出所对精神病人摸底排查、分级管控、联动救治、快速处置机制,派出所民警对辖区精神病人逐村逐户排查,做到底数清、去向清、治疗情况清和精神状况清,根据精神病人病情、表现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等级管理与措施,定期入户见面,落实“严防级、严控级、严管级“三级管控措施:对病情较轻、家人能自行管理的“严防级”精神病人,采取包片民警与其村委会、家属签定协议的方式,提出要求,明确责任;对间歇性、病情相对稳定、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严控级”的精神病人,派出所民警委托其家庭所在村的村干部和周边群众做好日常监测,如有发现病情复发、情绪不稳和活动范围反常等情况,及时报告,及时果断采取强制治疗措施;对病情较重、有暴力倾向、曾有肇事、肇祸史的“严管级”精神病人,采取严防严控,积极与政府、民政部门协调,强制将重症患者集中到精神病康复医院进行治疗。
8月11日,紫阳县公安局瓦庙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告,称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龚某昨晚回到家中。民警详细了解了龚某的情况后,制定周密的控制措施。为了不激怒龚某,民警驾驶民用车辆到达龚某落脚处,由便衣民警进行侦查,随后按照既定控制方案成功对龚某进行控制,实行保护性约束措施后,安排民警陪同龚某的监护人将其护送至安康市残联精神病医院医治,消除了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