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公安局以“四个紧扣”推进公安改革
近年来,紫阳县公安局坚持创新引领、改革驱动,突出提升能力、补齐短板,紧扣优化服务、公正执法、防控风险和职业保障等环节持续发力,整体推进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上档升级。
一、紧扣惠民利民,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上下功夫。一方面,积极推行“一站式”政务服务。推进户政、车管、出入境、消防等窗口单位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双重管理、电子监察、限时办结、统一送达”的运行模式,变群众“满山跑”为“一处跑”。按照“即办件直接办理、承诺件承诺办理、联办件并联办理、上报件负责办理”的原则,分类规范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升了公安行政审批效能。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网上政务大厅”。针对全县8万务工人员回家办事成本高、偏远乡镇群众往返跑的实际,建立了紫阳县网上办事大厅,设有“登陆注册、我要办事、我要查询”三大板块,具有“一站式登陆、事项分类办理、关键词检索、办理进度和结果查询、电子监察、办件统计、在线交流、短信提醒和手机APP”等10大功能。实现了“群众往返跑”到“资料网上跑”的转变,形成了“实体大厅为主、网上大厅为辅、自助终端为补”的政务服务格局。
二、紧扣公平正义,在“规范权利、执法监督”上求突破。一是健全执法培训机制,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坚持法律要求与实战应用相结合,完善“每周一学”“每月一讲”和“轮值轮训、战训合一”等学法培训模式,积极推行法制民警准入制、跟班轮训制和统派直管制度,把执法考试结果与岗位准入、干部选拔挂钩,引导民警由“要我学法”向“我要学法”转变。二是依托“智慧法制”建设,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大力实施涉案财物信息化管理、办案区人员和案卷智能化管理,充分利用执法记录设备、办案区视频监控、智能手环、执法办案和监督系统、电子案卷等信息化手段,无缝监督每个执法环节,实现执法办案质量和能力提升。修订《网上办案管理规定》,推进警情、案情、执法办案流程、处罚决定书等信息全要素上网,变执法办案“要我规范”为“我要规范”。三是紧抓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规范执法权力行使。围绕“警情、案件、财物、场所、案卷”执法要素,推进办案中心、案管中心、执法音视频管理中心、涉案财务管理中心建设,健全执法质量“一案一评一通报一整改”机制,精细化推进案件监督“全流程、全覆盖”巡查管控,执法监督工作实现了由“粗放巡查”向“精准管理”转变。
三、紧扣平安建设,在“防控风险、提升能力”上见实效。一是反恐维稳一体化运行机制。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建设“110社会联动指挥中心”,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建立“分级联动、分类值守、联网处置”工作模式,对综治维稳、安全应急、抢险救灾等工作一体化指挥调度,缓解基层科所队压力。将机关民警分为8个班次,实行城区巡逻和公安检查站“双循环”轮流上岗勤务模式,既巡防街面又处突、既接警又处警、既管理又服务,与交警、派出所、社区、视频监控巡防队伍形成互补,提升了街面治安掌控能力。二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视频监控高清升级、“以芯换心”“三个精准防范”等工程建设,立体构建了“三级巡航”空中监控网、“四卡固边”地面包围网、“五级巡防”街面防控网、“四管共治”虚拟管控网、“四防强基”基础防控网,以能攻善守态势,挤压犯罪空间,实现了入室盗窃案件同比、环比分别下降20%和40.8%的目标。三是推进合成作战体系建设。在现有刑侦建制的基础上,大力整合侦查资源,重新组建了城镇、农村、技术、案审4个刑警中队和17个派出所刑事技术勘查室,建立合成作战中心,下设视频侦查室、数据取证室、情报研判室,形成刑侦、技侦、情报、网安、图侦、派出所同步上案的“六位一体”打击犯罪工作格局,有效推动“由案到人”侦查模式向“由数据到人、数据到案”的侦查模式转变,打击流窜作案和侵财案件的能力明显提升,破案率同比上升32%。
四、紧扣队伍建设,在“职业保障、强警增效”上出实招。一是优化公安人员编制补充机制。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取编办、人社部门支持,提高公安专业人才比例,共招录新警46人、过度安置退役士兵85名,有效缓解了全县警力不足问题。二是优化警察职业保障体系。完成了民警职务套改、警衔津贴增长、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调整、公车补贴等任务。提高基层民警工资待遇,对派出所民警实行下乡补助和社区津贴制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警察职业特点工资管理体系。推动实施“暖警工程”,成立民警工会和维权委员会,设立“民警抚慰金”,制定《困难民警家庭帮扶制度》《慰问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基层民警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对民警因公负伤、生病住院、婚丧嫁娶、民警生日一律慰问,有效提升了队伍凝聚力。三是优化辅警队伍管理机制。县政府将辅警人员工资福利保障逐步纳入财政支出项目,建立健全福利、劳保制度,不断增强了辅警队伍荣誉感。县局制定了《辅警队伍管理办法》《辅警队伍绩效考核办法》,明确辅警职责范围,用制度约束辅警行为,严格兑现奖惩措施,促进了辅警队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