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公安局“136”工作法助推“三个精准防范”
今年以来,石泉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市公安局“三个精准防范”攻坚战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运行“一套班子统筹、三项措施给力、六项机制保障”的“163”防控模式,彰显工作实效,实现了“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100%,命案“零发生”;入室盗窃、机动车盗窃、抢劫、抢夺、电信诈骗等可防性侵财类案件稳步下降。
一套班子统筹
该局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鹏同志任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任副组长,各所、队、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个精准防范攻坚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治安大队,由治安大队长胡朝根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治安专干民警朱嗣伟、叶建方、张小鹏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细化工作方案和上传下达及工作信息的报送,并积极与县局督察部门联动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奖惩落实,有力推进专项工作深入开展。
三项举措给力
一是实行三网联防宣传强人防措施。利用公安网助力精准防范。该局在公安网开设专栏,发布方案、措施、信息、通报、成效,每月进行信息量考核,促使各所队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利用互联网给力精准防范。该局在网络电视、政府网站、贴吧、公众微信平台、治安微博、朋友圈、各类工作群群发警示短信,特别注重防骗防盗知识、典型案例的宣传,精准总结了防范入室盗窃“十法”、防范电信诈骗“六不”等防范要领,营造了浓厚氛围。调动群防网合力精准防范。社区民警充分调动社区(村组)群防群治组织发挥作用,动员红袖章、信息员、居民组长、楼院长等群防组织深入居民小区、厂矿企业、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发放防范宣传专用“纸杯、凉扇、购物袋”,广泛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法律政策宣讲、社会组织援助、重点人员管控,现场排处查办“小纠纷”、“小隐患”、“小案件”200余起。
二是实行隐患排查评估强物防措施。开展居民楼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整改。社区民警组织红袖章、信息员、居民组长、楼院长深入社区开展居民商住楼、居民小区的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根据被盗评估等级,督促小区物业、商住楼楼院长进行整改,安装防盗报警器、更换B级锁芯、加装防盗网。开展电信诈骗案件排查评估预警。以惠农政策、大学生补助、公检法法律文书、办理银行业务、中奖诈骗、重金求子、包小姐诈骗等,开展对易被电信诈骗群体进行研判预警,编发防电信诈骗专刊12期。立足基层基础推进门禁系统。与住建、房管部门密切配合,对商住楼住户实行政府每套补助1000元标准,在建商住楼、安置点强制推进楼宇门禁系统安装,将其作为工程验收必要标准之一。截止目前共计安装门禁系统300余套。
三是实行联手科技企业强技防措施。强力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依托“智慧石泉”工程,持续加力深入推进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建成全县公共高清视频监控966个,形成以重点单位、公共场所为节点,以交通主干道、背街小巷、乡镇视频监控为连线,覆盖全县的公共视频监控网络。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开展“技防一条街”、“技防小区”和“技防村”创建活动,共建成内部单位视频监控3065个、社会监控6961个、农村小探头4958个,全县各类视频监控点达15950个,在全县形成无缝隙、无盲区、全天候、全覆盖的视频监控“天网”。强力推进机动车GPS 防盗器安装。该局积极发动摩托车维修点、车辆经销商及车主主动与华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在车辆上户或出售前即安装了集轨迹查询、震动报警、越界报警、低电报警、定位跟踪、远程断电六项防盗功能于一体的华安行车卫士,安装GPS行车卫士3000余套。强力推行“一元换锁芯”活动。该局与厂商协作,一次性拿出8万元对1200户高发案小区群众更换高等级锁芯进行补贴,通过厂商让利推广,群众只需交1元就可以更换高等级锁芯,各镇也出台相关措施,实行每户技防建设奖补,激发群众参与“一元换锁芯”活动的积极性。今年制定计划完成8000户,将争取政府投入近20万元,带动群众进行技防建设。
六项机制保障
一是建立定期化摸排化解机制。落实政府主体、公安主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职责,各派出所每月定期组织召开矛盾纠纷联席会,是实行重大矛盾第一时间通报制度。将公安及综治部门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按照职能部门权限,落实化解部门,夯实到责任人,按时化解到位。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58起,其中重点工程纠纷246起,重大情感纠纷79起,控制“民转刑”案件62起;二是建立立体化巡防打击机制。巡特警大队、各所巡警中队根据辖区地理环境和发案分布情况,深化“三动巡守”机制运行,针对城区及各乡镇易发案区域、时间、被侵害人群等规律特点采取视频巡侦、地面巡逻、公安检查站共联动,力争抓现行、破串案,严打侵财类案件和电信诈骗类案件,深度经营专案。共破获“盗抢骗”案件59起,抓获嫌疑人26名,返还被盗群众赃款赃物价值300余万元;三是建立精细化分类防控机制。针对近年来的诈骗发案受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等规律进行梳理分类,针对不同群体的受骗类型特点利用社区楼院长会议、学校法纪讲座、家长会、入户走访、大型群体性活动等间隙穿插精细化分类开展防范宣传工作。共采集各类社会信息2000余万条,走访群众8392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0份,现场制止预防各类诈骗案件40余起;四是建立常态化动态管控机制。认真落实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一人四管”措施,将全县117名已发精神障碍患者及现发精神障碍患者,会同综治、司法、民政、卫生等部门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分类分级逐一落实监管责任,社区责任民警逐人建立监管档案,与其家属、村委会签订的责任书、走访记录,落实政府、社区(村组)干部、病人家属的监管责任。共及时处置精神病肇事肇祸案事件9起,送精神病医院强制治疗8人;五是建立明晰化考核奖惩机制。以派出所、社区为责任单位,对“民转刑”、“盗抢骗”案件及重点人员暴力命案的发案进一步明晰责任考核,制定《落实“三个精准防范”目标责任奖惩办法》,有效对接市局“三个精准防范”工作目标,实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目前,共通报4次,倒查追责2案,约谈4人。六是建立直观化防范宣传机制。治安大队牵头制作防范宣传单、印制宣传彩页、防范宣传纸杯、防范宣传购物袋、防范宣传小扇、防电信诈骗手册等材料物品,利用“移动互联网”、“公安网”、“群防网”广泛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发案规律分对象、人群开展上门入户宣传,采取实地踏勘、技术开锁、防撬门等实物展示、讲清防盗防骗方法,揭穿窃贼骗子伎俩,提升防范能力水平。通过六项精准防范新机制的运行,全力推进“三个精准防范”工作深入开展,有效确保工作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