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简报》推介宁陕情指勤舆督一体化改革经验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4日 来源: 【字体:

521日,省公安厅《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简报》第17期(总第567期),推介宁陕情指勤舆督一体化改革经验。现全文转载如下:

 

宁陕县公安局“五个全域化”推进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建设

 

今年以来,宁陕县公安局紧盯新时代警务实战新需求,坚持以扁平指挥为目标、以机制创新为驱动、以数据汇聚为保障,创新推出“全方位情报感知、全天候实战指挥、全时空落地勤务、全要素舆情管控、全流程闭环督导”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模式,为警务实战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坚持改革思维,重点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一是物理分离,机制“大融合”。明确“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建设运行是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手段共享、勤务联动,而非机构重塑。建设中,借助综合勤务指挥室、移动警务终端、350兆集群等技术手段,对责任警种实行勤务统一调度、资源统一共享,推动警务资源的“物理融合”向实战效能提升的“化学反应”发展。二是整体供给,数据“大共享”。以一体化勤务运行机制为保障,加强各类数据信息资源的归口积聚管理,深度加工研判各类情报产品,统一下达督办各类警务指令,推动警务实战工作流程再造、情指行一体高效运转。三是逻辑集中,实战“大保障”。实行局领导带班,值班长负责制,赋予110指令下达、事件处置、资源调用、通报协调、检查督导、信息归口等职权,实现重大敏感案事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进一步减少指挥层级,提高指挥调度的效率和质量。四是同步联动,管理“大闭环”。深化110指令下达督导督办作用,建立“指挥+警种”常态联动效能督导工作机制,实现指令精确下达、推进精确督导,形成工作闭环。

二、坚持系统思维,重点在机制融合上做文章。一是完善一套实战体系。“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建设由指挥中心牵头,进一步明确警种部门职责任务,理顺资源共享、勤务联动运行流程,构建“实战指挥、情报研判、多元响应、同步联动、闭环管理”于一体的“情指勤舆督”实战体系,激活分类管理的资源调配优势。二是打造三大作战板块。110民警、情报民警、刑侦网安技侦民警为主体力量,分别打造指挥调度中心、情报研判中心、合成作战中心三大作战板块,实行“战时+平时”管理模式。日常工作中,三大作战板块各负其责,加强归口情报分析研判,研判材料汇总至情报研判中心进行深度加工,提出打防管控意见反馈至指挥调度中心统一下达警务指令。战时工作中,责任警种和情报、网安、技侦、反诈等技术力量统一入驻情报研判中心,开展“4+N”研判,全面分析敌社社情政情,形成研判专刊,为一线执法执勤活动提供风险预警、处置建议。三是明确N个作战单元。建立实战勤务安排报备制度,刑侦、交管、巡特警、各派出所每日向指挥调度中心上报当日带班领导、值班民警和通讯联系方式,紧急状况下,指挥调度中心依托移动警务终端和350兆集群,快速指令一线单元,确保反应灵敏、处置高效。

三、坚持实战导向,重点在打防管控上出实招。一是全方位感知情报。利用接处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重点人员管控系统、网安舆情监测系统等手段,定期分析全县多发性警情、警情多发时段地段、重点人员苗头轨迹、矛盾纠纷稳控风险、涉警涉网预警动态等治安情况,做到情报感知无死角。二是全天候实战指挥。实行指挥长负责制,赋予110指令下达、事件处置、资源调用等先期权限,综合考虑指令紧急程度、事件案件后果影响等要素,将指令分为“红、黄、蓝”三色,进行分类处置,黄色中风险以上指令,按照“事不过夜”的标准,持续跟踪督办、动态增援警力,确保指令精准高效办结。三是全时空落地勤务。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接收警情、指令后,根据指令类别、性质、规模、影响及紧急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指派处置,做到精准调度、精准处置;非警务警情、指令由指挥调度中心进行远端分流至职能单位办理,配合做好后续工作。四是全要素舆情管控。三大作战板块同步开展网上网下舆情动态监测、引导和处置工作,落实新闻发言人和重大敏感舆情正面引导信息统一归口、统一审核、统一发布制度,加大正面宣传的组织、策划和实施,切实将有害信息处理在源头,防止发酵升级。五全流程闭环督导。按照“日常物理分离、各负其责,战时手段集约、同步联动”的原则,实行双向考核模式,既考核一线所队落实指挥调度中心指令的效率和质量,又考核情报研判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合成作战中心的线索发现、情报上报、指令流转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情报高效研判和指令精准落地“双提升”。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