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民警迟到早退的了,再也没有民警还在办公室吃早点的了,再也没有民警不着警服、精神萎靡不振的现象了。每个基层所队都在大门口安装了警铃警灯报警装置,灯箱标示路牌焕然一新,夜间敞亮,夜里12点民警都还在值班室职守。紫阳公安队伍纪律作风大转变、队伍精气神大提升,源于紫阳县公安局督察部门常态化全覆盖巡查机制的建立。
新年伊始,局党委看到少数民警收假不收心,工作不在状态,上午8点过后还有民警在外吃早点,亦或不到12点就提前下班,纪律作风稀拉松。对此局党委高度重视,专门召开收假收心纪律作风整肃会议,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成功明确要求局督察部门建立常态化全覆盖巡查机制,严格按照“规范管理、强制约束、警示教育、精细管理”的纪律作风建设工作要求,开展常态化全覆盖巡查工作,确保政令警令畅通,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日巡查周通报
该局通过整合纪检监察、警务督察警力,从政工、指挥中心抽调5名综合素质较高、督察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民警组成纪律作风巡查工作小组, 每天由纪委书记带队,重点对局机关民警,上午8点、中午12点、14点,下午18点四个上下班时间段开展巡查,并携带照相机、摄像机开展录音录像视频巡查,将巡查结果实行每周一通报,明确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落实,并强力推动问责。近半个月来,局纪检、督察部门共开展巡查25次,发现和纠违8人次,印发巡查通报3份,整改通知书2份,批评教育8人,实施诫勉谈话3人。
“内参片”曝光强警示
在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的巡查工作中,巡查工作组紧紧围绕落实公安中心工作、民警值班备勤、执法办案、内务管理、纪律作风建设、服务群众、警纪警令执行、民警8小时之外交友圈、娱乐圈、生活圈等情况开展巡查,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领导、企业代表、群众代表为民警“把脉问诊”,实施全方位的巡查监督。工作中,纪检督察部门严格按照“找出问题、查纠问题、曝光问题、整改问题、刚性问责”为目标,强化警示教育,防微杜渐。 2月 12日凌晨1时许,巡查工作组从基层所队返回机关途径紫府路发现一辆制式警车停靠路边,巡查工作组立即启动视频拍摄并连夜开展调查,对警车所在单位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责任民警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理。今年以来,局督察巡查工作组在巡查工作中发现各类苗头性问题12起,制作“视频内参片” 1期,并在全局民警中曝光播放,针对曝光的突出问题,巡查工作组督促相关部门全部整改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还组织全体民警学习贯彻全国公安机关反腐倡廉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深刻剖析腐败人物人生轨迹,警示教育广大民警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所队“大变脸”便利群众增安全
针对年前个别基层派出所暴露出值班室“黑灯瞎火”、民警值班备勤脱岗漏岗,派出所外观标示不醒目,群众夜间报警求助找不到派出所在哪儿的问题,局巡查工作组一改白天巡查为夜间暗访,先后对全局28个基层所队开展夜间拨打报警电话等方式开展暗访,从中发现基层所队外观标示、指路牌不醒目、警示灯不亮、报警装置“盲点”等问题。为此,巡查工作组将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一方面,让基层所队外观“大变脸”,县局投资20万元在各基层所队大门口安装报警装置,增置了警铃警灯、标示指路牌、灯箱并保持夜间常亮,让群众夜间报警求助知道派出所具体位置。另一方面,刚性制度规范值班备勤和接处警工作,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值班备勤工作要求的通知》,明确规定带班领导、当日值班民警24小时在值班室带班、值班备勤,设立警务公开栏公布当班民警的手机号、报警电话,为群众夜间报警求助提供便利。
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在2013年度公安业务绩效考核中,向阳派出所整体绩效考核排名前列,但是在队伍管理和内部管理当中暴露出突出问题,并被局纪检督察追责,2名民警给予了纪律处分,按照执法执纪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相关要求,必须对其单位和个人全年目标责任考核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局纪委书记陈荣刚在党委会议上提议。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