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战役”开展以来,平利县公安局坚持把强化社会面巡防作为稳控全县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手段,超前谋划,突出“细、专、活、严”四字,狠抓巡防捕现工作,最大限度地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通过巡防工作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人,其中网上逃犯2人,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6人。盗、抢、诈骗等可防性案件发案率连续6个月大幅下降。 一、领导重视,在工作部署上求“细”。一是成立巡防领导小组。为加强对巡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局专门成立了以副局长柳建军为组长,各基层所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巡逻防控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并下发了巡防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各派出所结合辖区治安特点,细化巡逻防控工作方案,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三是明确职责任务。将巡逻任务量化到每一个派出所,明确一把手总负责,分工领导主牵头,责任民警主要抓的挂钩连带考核机制,实行压力传递,责任到人。同时规范了治安、巡警、交警等部门及各派出所在巡防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形成了统一扎口、多警协同、整体联动的立体化巡防格局。 二、全警参巡,在抓现力量上求“专”。一是加强巡警队伍建设。县局将巡警大队作为巡逻防控的骨干力量,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为巡警大队配齐配强各类警用装备,强化警体技能、查缉战术、防暴战术、警容警姿等训练,提高巡警队员的单兵战术水平和合成作战能力,全力加强巡警队伍建设。二是成立便衣巡逻队。在刑警、治安大队及城关派出所设立由2名民警、4名协警组成的防控队伍,专门从事街面捕现工作,保证每个单位每天都有一组便衣巡逻力量开展便衣巡逻、蹲点守候。其中,防控队伍以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开展便衣巡逻,灵活机动地选择复杂场所开展便衣巡逻,做到实时打击犯罪。三是加强与辖区群众的联防联勤。采取“以警为主、协警为辅、警社联动”的合成警务机制开展防控工作。各派出所积极将每日的发案情况及预警信息向党委政府汇报。由党委政府牵头,对案件高发区域的村(居)组干部、专职保安、义务巡防力量等的巡逻进行适时调整,增加巡防密度和挤压犯罪空间。 三、信息导巡,在巡防措施上求“活”。为切实提高巡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每日上岗前,由情报大队牵头,认真对前几天的警情、案情、社情分析研判,总结出发案规律,有的放矢部署巡防警力,为巡逻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一是坚持公秘结合,推行便衣巡逻与着装巡逻相配合,提升巡逻防范机动灵活性,有效挤压犯罪时空。二是坚持人机合一,将县城巡防队伍划分成机动巡逻组和徒步巡逻组,利用多点摩托车警灯闪烁,多支徒步巡逻防范队伍,提高见警率,同时充分发挥80个视频监控点作用,提高抓现效率。三是坚持错时布控,实行警情主导警务战略,在做好常规巡防的同时,针对易发案区域,及时组织精干力量进行伏击守候,力争抓获现行。四是坚持划片包干,将县城主街道化整为零、切片包干,联合8名武警由民警带队进行全天候布控,堵塞犯罪漏洞。五是严抓巡逻盘查质量。按照“见疑必查、查必见底”的要求,必须对嫌疑人身份信息、相片信息逐一比对,将夯实盘查质量作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必经之路”。 四、强化督察,在巡防抓现考核上求“严”。一是建立巡逻工作制度。县局严格落实各项巡逻工作制度,从勤前考勤、出勤巡逻到巡逻结束归队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二是加强督察指导。局领导全部深入挂钩联系派出所,亲自参与督导研判工作;纪检督察部门全程介入、定期通报,治安大队对警情多、现行抓获率低、盘查数据不准的单位及时跟踪,上门帮助剖析原因、查找不足,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工作不负责、动作迟缓、巡防效果不明显的派出所主要负责人,由分管局领导进行约谈,对分管所领导予以通报批评并脱产专职巡防。三是建立健全奖惩考核机制。从预防发案、抓获现行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系统性的奖惩考核机制,让考核做到件件有依据,事事有奖惩,避免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良局面发生,全方位调动民警与巡防队员的工作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