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定位“四项职责”强化社区警务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1日 来源:平利县公安局 【字体:

 

    今年以来,平利县公安局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将创新社区警务管理作为提升社区民警能力和水平的一个突破口。通过定位社区民警四个工作职责,优化警力,有力地提高了社区民警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定位人口管理职责。以大情报平台建设为依托,全面推行重点人员积分制管理,以重点人口、涉稳人员、精神病人为重点管控对象,加强对辖区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寄住人口、境外人员,以及无固定职业、无固定住所、无有效身份证件的“三无人员”的信息采集和分层跟踪管理。特别是对有可能造成现实危害的人员,定期摸排梳理,进行轨迹跟踪控制。今年两会前夕,县局通过细致摸排梳理,超前掌握了3条可能进京到省上访或制造事端的涉稳信息,并及时跟进化解处置措施,确保了重点人员全部稳控在位,未发生一起有影响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二、定位源头信息采集职责。全面准确采集录入辖区实有人口基本信息,积极创造条件,采集房屋、照片、手机、QQ号和网络虚拟身份等信息;对管控的重点人员,及时采集录入动态轨迹信息和现实表现信息;对涉及社会稳定、重大事件预警防范的社情民意、情报信息,以及处警信息等,随时采集上报。今年以来,县局共向各类警务平台内录入人口、单位和重点目标等各类社会资源信息37种,12000条,及时删除、更改各类垃圾信息、陈旧信息600余条。
    三、服务群众职责。以“警民恳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主动为辖区群众送平安、送服务、送温暖,推出了“调解纠纷走上门、办理证件走上门、排忧解难走上门、法制宣传走上门、征求意见走上门”的“五上门”服务,零距离为群众解决邻里纠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影响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把矛盾纠纷、突发事件解决在初始萌芽阶段。
    四、组织防范职责。社区民警具有公安民警和村官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经济发展的服务者,也是安全防范的组织者,社区民警利用兼任村官的优势,推进村级组织加强村居群防群治工作,将群防群治纳入村级事务考核管理,建立各村居群防群治小组,号召社会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等人员参与群防群治,建立服务队。目前,全县有6个社区167个居民小组,共组建治保会173个2096人,治保小组414个12000余人,有力提高了群防群治水平。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