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落实“三个三”举措,深入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3日 来源:汉阴县公安局 【字体:

 

2013年以来,汉阴县公安局超前谋划、创新措施迅速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县局将社区警务专职化列入全年重点工作,以主动警务为抓手,实施基层基础工作创新,着力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全力提高群众满意、幸福指数,努力把社区警务工作打造成全市亮点。

一、落实三项建设,夯实社区民警专职化基础。

一是落实警务室建设。严格按照警务室建设标准对全县八个社区警务室进行装修和改造,统一规范了灯箱、吊牌、公开栏,统一外观、上墙制度,购置办公设备,实现公安四级网接入,优先保障社区警务室基础建设。二是落实社区民警队伍建设。把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派出所民警调整到社区工作,鼓励退居二线的民警和女民警到社区工作,实现社区民警不低于派出所警力40%的目标。三是落实警务室辅警建设。紧密依靠地方党委政府,返聘离岗和退休老民警、社会公益岗位人员担任警务室辅警。实行一区四警,即专职民警、辅警各一人,返聘退休、退居二线民警或干部各一人

二、推进三项工作,明确专职社区民警职责任务

一是提升群众满意度。要求社区民警定期开展警民互动活动,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至少每半月向群众通报一次社区(村)警情;至少每月召开一次警民恳谈会;每年到辖区学校、幼儿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不少于两次。要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发生在本社区的案件及时进行回访,积极拓展便民利民服务范围,亲民爱民、真正融入群众,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二是降低发案率。通过专职社区民警增进与基层组织的沟通联系,加强对治保会、“红袖标”治安联防队的工作指导,明确辖区行政、事业、团体等单位的职责,签订治安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和消防监督,全面推广落实技防、人防、物防措施,提高小区住户防范能力,努力创建“零发案社区”。三是增强管理实效。加强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管理,切实了解、掌握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动态情况,落实重点人口的管控措施,强化对7类重点人员的管理。积极协助司法部门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帮教对象的管理,特别对那些无人照顾或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要强化帮教、引导其健康成长,关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家庭、积极开展对这一群体的帮扶活动。

三、建立运行三项机制,保障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纵深推进

一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县局每年组织社区民警和协勤不少于15天的集中培训和学习,以群众工作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不断提高社区民警群众工作的水平,真正打造一支“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上心、办得成事”的社区警务专业队伍。二是建立检查考核机制。治安大队和督察大队每个月对社区警务工作的督察不少于3次,发现社区民警无故不在岗,取消所有的评先评优资格,协勤人员无故不在岗,予以辞退。三是建立激励考核机制。以信息采集和提高群众满意率为载体,充分运用警综平台和民警绩效评价系统,建立基础工作与经费挂钩的量化考核制度;从基本工作规范、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服务群众、信息化等六方面入手,建立社区民警专职化考核办法,对优秀的社区民警,推荐为市局表彰的“十佳社区民警”候选人,并在年终的评先评优和晋职晋级中作为优先条件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