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行动治安专刊第16期:紫阳县公安局扎实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9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全市公安机关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启动后,紫阳县公安局立足实际,挖掘现有警力资源,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强势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目前该局抽调60名民警,充实到20个社区,开展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

借助社区法律便民服务中心平台,整合警力资源,做实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社区法律便民服务中心是县委政法委牵头,从公、检、法、司抽调警力,依托现有社区(农村)警务室和调解室,在全县60个社区(村)建设法律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全天侯”提供法律便民服务、民间纠纷调解、社情民意收集、信息采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的“惠民、利民、安民”服务和管理。该局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的硬件、软件资源,从局机关科室和派出所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群众工作能力好的60名民警充实到社区法律服务中心,开展社区警务室工作,并按照社区民警全下沉、全采录、全基础、不参与值班、不参与集中办公的工作机制,确保社区民警有时间、有精力深入社区。社区辅警按照“政府出资、公安管理”原则,从社区(村)年青力壮、人情地情熟悉的干部中选聘,协助社区民警开展工作,为社区群众排扰解难,实现警民“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服务。

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责任,全面夯实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该局在运行机制、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积极体制创新,强化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落实。一是转变社区警务理念。按照工作重心放在社区,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要求,减少社区民警从事与社区警务不相关的非警务活动及临时性工作任务,保证社区民警能专心致志在社区工作。二是加大经费保障工作。该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在人、财、物方面予以倾斜,保障民警和辅警待遇;完善社区警务室的办公条件,配备电脑、电话、网络等办公必备品;从待遇、身心关爱民警生活,减少民警后顾之忧,让社区民警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三是认真落实工作责任。为解决社区民警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将社区民警工作绩效考核与民警政治、经济待遇直接挂钩,激发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完善警力保障机制。为解决民警专职化的警力瓶颈,该局对下派到社区民警出台措施,确保抽调的民警职级不变、岗位不、待遇不变。同时建立健全打防控、信息收集、基础管理、绩效考评等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提高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效率。该局按照社区民警专职化责任要求,结合公安目标责任量化考核、等级警务评定考核细则,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办法,促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由县局治安大队制定出台了专职民警工作考核办法,从到岗出勤率、群众对社区民警知晓率、社区民警对群众住户熟悉率、月入户访查率、矛盾纠纷化解率、苗头事件预防率、出租房屋纳入管理率、流动暂住人口登记录入率、重点人口管控率、社区案件发案率“十率”作为社区民警的考评内容。从政工、督察、治安等部门抽调警力,成立考评小组,实行“月点评、季考核”,逐项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提拔升职、评定派优秀社区专职民警的重要依据,对个人考核成绩前五名的,纳入年终公安目标考核,给单位予以加分;对连续三年考核名列前茅的社区专职民警,应优先提拔重用,并按照有关规定报请记功。同时,注重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在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中,对在治安防范、矛盾化解、群众工作、信息采集、窗口服务中有突出贡献的进行表彰奖励,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形成奖优罚劣良好氛围。

目前,该局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