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通字〔2017〕62号
安康市公安局关于推出进一步
改进作风14项便民利民措施的通知
各县公安局、分局,局属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服务安康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市公安局在继续执行原7类44项便民利民措施的基础上,经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论证,制定出台了《安康市公安局进一步改进作风14项便民利民措施》(简称《14项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动员部署
市公安局再次集中推出《14项措施》,不仅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执行公安部、省公安厅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细化“放管服”改革任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具体举措;更是实施“追赶超越”,深化民生警务理念,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重要行动。全市各级公安机要站在维护稳定、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出台《14项措施》的重大意义,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公安局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要将措施精神逐一传达到全体民警,并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全面兑现。以实际行动确保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惠及百姓,服务发展。
二、 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舆论氛围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大对《14项措施》的宣传力度,要采取新闻、报纸、广播和微信、微博等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报道,特别是基层一线及窗口单位,要充分发挥点多、线长、面广等优势,结合日常走访工作和社区警务工作,深入社区、城乡结合部、企事业单位内部,重点介绍便民利民措施的具体内容、办事程序、时限要求等,确保群众知晓便民利民措施的具体内容,需要带齐的相关证件、凭证和手续,保证群众办事一次性办结。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全体民警特别是基层派出所民警熟知内容和操作要求。积极收集反馈情况,多渠道、多方位、多视角地掌握社会各界、群众、基层民警对便民利民措施的意见、建议和看法,及时发现反馈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解决困难、纠正问题,不断将便民利民工作推向纵深。
三、加大贯彻力度,狠抓工作推进
市公安局将把各县区、各警种贯彻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工作纳入全市公安目标责任考评范围。各县区、各警种要抓好责任落实,对出台的《14项措施》,要逐项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民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将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要抓好工作衔接,市县区公安机关要上下衔接,密切配合,认真履职,确保下放的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不出现管理上的脱节和漏洞。各级公安机关要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和工作措施,层层进行动员部署,加大贯彻执行力度,确保《14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各县区、各警种、各部门要指定专人全面统计数据、汇总信息,工作情况请于每月25号前上报市局指挥中心。
四、强化监督检查,实行跟踪问效
市公安局已经向社会公开发布了《14项措施》,并公布了群众监督举报投诉电话,动员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市局将采取现场督察、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深入各县分局和基层所队,对便民利民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各县区、各警种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专门通报。各县区公安机关纪检、督察部门也要加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在贯彻落实中打折扣、搞变通,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群众质疑、媒体曝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发现一起,严查一起,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坚决兑现全市公安机关的庄严承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
安康市公安局
2017年4月21日
附:
安康市公安局
进一步改进作风14项便民利民措施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服务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市公安局决定在继续执行原7类44项便民利民措施的基础上,再推出14项便民利民新措施,并公开向社会作出承诺。
1、在各县区指定点推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业务,全市户籍派出所提供全国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服务。
2、实行居民身份证照片“满意拍”服务。公民对已办理的居民身份证照片不满意的,可重新申请换领证件。
3、在社区、居民小区设立集体户,为无自主产权住房、无法在实际居住地址落户的人员解决落户地址问题。
4、申报、变更《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性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审核证》审核工作期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
5、完善律师电话预约制度,最大限度的为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提供便利。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为在押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6、办理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时间和港澳通行证二次签注时间,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
7、交通违法车辆驾驶人就近在公安交管部门进行面签注册后,注册用户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登录陕西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按操作提示网上处理交通违法。面签注册用户因驾驶证记分按规定需进行教育培训学习的,可以登录互联网教育学习平台进行教育培训学习。
8、在辖区高速公路投放多功能巡逻执法车,提高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治前期救护工作能力。
9、在高速公路各省际站入陕方向开展“亮尾工程”,提供高压水枪、水桶、拖把等工具,供驾驶人现场清洗尾灯、号牌,现场整改反光标识不清等问题。
10、对全市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提供 “一对一”技术服务咨询,现场帮扶指导。
11、免费向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12、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政务微博、微信平台发布安全防范提示,推送法律知识,接受群众举报投诉,为群众提供网络安全防范便民服务和赃物失物网上招领等在线咨询服务。
13、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门户网站公布各类行政管理事项的办理部门、办理流程、所需证明材料和咨询、预约电话等,为群众办事提供精确引导。
14、依托“安康回家网”,对被拐卖妇女儿童、走失人员实行24小时受理、回复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