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倾力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2日 来源:高新公安分局 【字体:

 

根据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高新公安分局扎实推进“853”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了以视频监控、警务查报站、专职巡防队伍建设为重点的“三大建设”任务,积极构建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对社会治安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动态立体化防控模式。全面整合警务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八网建设”,健全“五项机制”,倾力实现“平安高新”。

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管控能力

一是在辖区强势开展视频监控建设,投资经费500余万元, 在全辖区安装视频监控,填补了辖区没有“天眼”的空白。狠抓小视频、小探头建设,在学校、社区、厂矿、企业单位、商户、店铺等发动安装小视频518个。二是加强警务查报站和高清智能卡口建设,按照上级公安机关要求,建成付家河警务查报站和安康西高速路入口智能卡口,付家河警务查报站全体民警在治安大队的带领下,本着“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宗旨,实行24小时值守,对出城的各类车辆、嫌疑人员依法进行查验盘查,对夜间出城的出租车及乘员严格进行检查登记,挤压犯罪空间,成为违法犯罪人员的“鬼门关”、“断魂台”。建站以来,先后查获各类刑事案件7起,行政案件 380余起;查获危险、民爆物品40余起,收缴管制刀具 50余把,收缴弩7把。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4名,抓获网上逃犯4人,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30人,救助群众358人;在道路交通整治中,纠正违章89760车次,查获酒驾人员25人,收缴伪造机动车号牌30余副,处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人员90余人。三是大力开展社会治安“853”工程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结合辖区的治安特点,在辖区推行楼长和中心户长的管理防范模式,共组建楼长和中心户长724名,组建红袖章义务巡防队伍、护厂、护校队伍5150人。招聘文职协警50人,充实到花园路派出所,张岭派出所组成专职巡逻队,由正式民警轮流带领开展治安巡逻,在辖区做到“三见警”(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最大限度的把警力摆在街面上,发现、预防和震慑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稳定,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以社区民警专职化为契机,大力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认真落实上级公安机关有关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基础工作的战略部署,以平安建设为载体,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创新,大力实施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扎实推进“派出所专业化、社区民警专职化、群防群治专能化”的工作体系,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一是派出所建设取得新进展。制定下发了《高新公安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暨警务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与《高新公安分局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实施意见》、《高新公安分局警务室民警工作规范》提出了实施派出所专业化、社区民警专职化、群防群治专能化工作举措。根据各派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设置“三队一室”,张岭派出所、花园路派出所内设“三队一室”,即办案队、社区警务队、治安巡逻队、综合内勤室。广泛应用“大情报”系统资源,强化综合内勤室信息分析、传递、研判和服务实战的作用。警情实行分类调度相关队室接处警,一般刑事警情由办案队民警接处警,社区内的求助、举报、治安纠纷类适用简易程序的警情由工作时段内本社区民警接处警,其它警情由治安巡逻队动态接处警情,同时综合内勤室实施视频侦控,及时调度治安巡逻队或刑侦民警抓捕现行,实现对街面巡控力量的可视化、点对点精确指挥调度,不断增强派出所快速反应能力和打防管控实效。二是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取得新进展。推行城镇社区一警一室或多警一室、农村一警一室或一警多室警务机制,加强警务室民警管理监督考核,推进警务前移,确保社区(农村)警务工作有效运转。三是强力启动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规定社区民警必须专职于社区警务工作,主要承担采集收集信息、实有人口管理、化解矛盾纠纷、组织安全防范、服务人民群众五项工作,不直接承担打击破案任务,不随意抽调社区民警参加其他警务活动。社区民警不参与派出所值班,彻底改变了以往社区警务室“空壳”、群众很难见到民警的现象。

抓住制约派出所长远发展的核心、难点问题,强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保障          

    一是排忧解难,打造“贴心”工程。紧紧抓住警力不足这一困扰派出所的突出问题,从2012年开始分批组织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民警到派出所担任值班副所长,充实一线警力,已先后分两批从机关下派20人加强派出所警力。按照“责任共担、安全共保”的原则,组织机关力量在社会面防控、重点部位清查等工作上,与派出所实行联打联防联控,极大缓解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夯实保障,打造“放心”工程。在经费保障上,坚持办公经费向派出所倾斜,全额保障派出所办公经费,在装备保障上,根据公安部单警装备标准,采购单警装备确保基层一线民警每人配备一套;购置现场执法记录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现场处置取证设备20余套,配发给各实战单位;建设了高标准的无线通讯系统,全局一线实战单位民警配备对讲机,做到了中层领导干部、社区民警、巡逻民警人手1部对讲机,在办公条件上,投资80余万元,改造了张岭派出所办公大楼、花园路派出所执法办案区、分局办案中心。三是基层优先,打造“励心”工程。分局对现行抓获刑事拘留、破获系列案件,破获重点案件、打掉犯罪团伙的基层单位、基层民警,实行“一案一奖”,2012年以来,分局用于对基层一线的奖励支出达到10万元以上,在晋职晋级、表彰奖励上全面向基层派出所倾斜。在提拔任用、立功嘉奖上,始终把基层单位、基层民警放在第一位,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以贡献排座次”,从打击效能突出、各项工作领先的基层一线单位选拔干部,并将基层一线工作经验作为干部选拔和任用的重要条件,彻底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老大难问题,努力使基层民警在工作上有干劲、政治上得荣誉。从机制入手,用非常之举措,力求非常之效果。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