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完善“一人四管”机制,实现七类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2日 来源:宁陕县公安局 【字体:

 

    2012年以来,宁陕县公安局针对对严峻社会治安形势,迎难而上,主动工作,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创建出“一人四管”的新型人口管理模式,力提升对社会的动态管控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统一思想、共识共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财、物的空前大流动,仅靠公安机关“孤军奋战”的重点人口传统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需要。为此,宁陕县公安局党委结合实际,细致摸排全县重点人员底数,认真分析全县维稳创安形势的基础上,积极将七类重点人员“一人四管”的管控工作思路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县委、县政府从算好维护稳定的政治账、经济账、民心帐入手,果断把七类重点人员管理作为政府工程,作为创建平安宁陕的硬要求、硬任务和各级领导的第一责任,迅速落实了“一人四管”举措,即依据属地管控原则,对每一名重点人员逐一落实一名党委政府或单位部门主要领导、一名分管领导、一名稳控干部和一名责任区民警四人共同负责包干稳控。全县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分工负责,迅速在全县形成了“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共识,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了“管不好重点人员不称职,抓不好稳定是失职”的理念,在干部群众中形成“重点人员管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领导垂范、带头带队。落实“一人四管”,核心靠组织,关键在领导。为了把七类重点人员“一人四管”责任落实到第一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重点人员管控领导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党委政府或单位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稳控干部和责任区民警分工协作,根据分管领导的指令落实稳控措施,实行跟踪管控,随时掌握和反馈管控人员动态信息,并根据维稳形势需要,适时调整管控措施和管控强度,根据被管控人员类别增加或撤销管控对象。重大涉诉涉访案件实行党委政府或单位部门主要领导包案件、包化解、包人员稳控措施落实。要求各单位、各乡镇主要领导要切实把七类重点人员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严格履行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定期研究重点人员管理工作,解决重点人员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推动重点人员“一人四管”取得实效。

    三是完善机制、硬事硬抓。按照属地管理和“一人四管”的原则,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把七类重点人员“一人四管”的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一)建立领导责任制。县委、政府把七类重点人员管控工作纳入全县平安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和领导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年初,县上领导与各单位负责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与分管领导、稳控干部或责任区民警层层签订责任书,使重点人口管控的责任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二)强化督察考评机制。坚持定期考评与经常督察相结合。 成立了以县综治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各乡镇、单位的重点人员管控工作进行考评,对考评结果评议排次,定等并公开通报。(三)落实奖惩保障机制。一是奖先罚后,县委县政府对全年未发生重点人员赴省进京上访、未发生严重暴力案(事)件的镇奖励现金20000元;由公安局评选3个重点人员管控先进派出所,各发奖金20000元;评选1个重点人员管控先进司法所奖励现金10000元。对管控不力的单位警告,直至“一票否决”。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县财政列拨专项经费确保七类重点人员“一人四管”管控工作顺利开展。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