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县公安局以打造民生警务为核心,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将矛盾纠纷化解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突破口,坚持从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矛盾着手,积极探索创新,夯实工作举措,全面推进矛盾纠纷防范、排查、化解工作,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秩序稳定。今年以来,共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30起,全县未发生因矛盾激化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效防范和减少了民转刑案件和涉法信访案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一、紧扣三个环节,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纠纷发生。一是紧扣执法执勤环节。从110接处警、矛盾纠纷调解、现场调查取证、案件侦查办理等与群众接触最频繁、最易产生问题的执法源头入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推行“说好每一句话,做好每一个动作,规范每一道程序,树立每一次形象”的执法“四个一”模式,避免因执法执勤引发群众投诉或者矛盾纠纷。以“三大活动”为契机,共举办轮值轮训培训班6期,参训民警243人,全局民警的整体执法素质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案件侦办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案卷优秀率达90%以上。二是紧扣服务群众环节。以“105”号文件精神为统领,强化“换位思考”理念,在处理信访案件工作中,民警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作为工作核心,采取换位处置、换人处置的方式,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真心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真正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三是紧扣宣传教育环节。坚持抓源头、抓根本、抓重点,通过举办宣传讲座、召开法律咨询会、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引导他们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妥善解决问题。全年共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60余场次,举办法制讲座37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29个,有效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抓好三个结合,牢牢把握矛盾纠纷主动权。一是走访调查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各派出所以社区和农村警务室为依托,坚持定期走访,对各类矛盾纠纷开展滚动排查,转变工作模式,变“坐堂”调解为“进村入户”调解,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把矛盾纠纷排查与开展治安管理、安全检查等日常工作相结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融于日常工作中,有效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二是“地毯式”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组织民警深入出租房屋、施工工地、公共娱乐复杂场所、旅店宾馆等流动人口集中落脚点,全面开展“地毯式”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同时,各派出所紧紧围绕辖区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重点群体,注重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对重点群体呈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反馈、早处置。三是日常排查与责任落实相结合。坚持把日常排查了解到的各类信息和矛盾纠纷逐一建档归类,落实排查化解责任,实行包抓责任制,做到责任民警和责任单位明确,化解和管控措施清楚。
三、完善三项机制,提高对矛盾纠纷的处置和掌控能力。一是完善预警控制机制。大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物建信息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信息员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及时发现各类预警性、深层次、动态性的情报信息,及时汇总研判,确保各类不安定因素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二是完善案件回访机制。制定了警情回访和案件回访制度,采取上门回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定期组织民警对案件当事人、已调处的纠纷当事人、社区(村)委成员和相关群众进行集中回访,从多方面摸清摸透当事人的思想状态,了解他们的愿望诉求,及时跟进教育措施,引导他们消除心理芥蒂,防止群众投诉事件和新的矛盾纠纷发生。三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过程中,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信息交流、工作联动、应急处置三项联动机制,定期沟通,专人协调,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这支队伍做大做强,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最大限度地增强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