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战时
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公通字[2012] 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公安机关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在实施重大安保任务、重大维稳任务、重大抢险救灾任务、重大打击整治行动等特殊时期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战时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机关有效履行战时职责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提高公安机关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我国面临的大事、喜事、难事和公安中心工作,积极做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有效确保了各项重大任务的圆满完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概率不断加大。同时,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加重;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量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仍然难以科学预测、预防;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显现,参与的各类国际性重大活动将不断增多;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还需要不断深入开展集中打击整治行动。这些急难险重任务,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在认真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参战民警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执行有力。
二、准确把握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特点。时间的紧迫性,需要快速反应、决战决胜,在较短时间内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任务的艰巨性,在高强度、高风险条件下执行任务,必须确保参战民警不怕困难、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连续作战。方法的多样性,跨区域、大范围调集警力,实施集团化、秩序化梯队作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实施的连贯性,既要在战前、战中、战后抓住不同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全程渗透,不断强化,确保工作部署连贯一致、整体推进。
(二)工作目标。战时思想政治工作要确保队伍政治立场坚定,把参战民警思想、意志统一到完成好重大任务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到认识到位、执行有力。要确保队伍令行禁止,使所有参战民警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纪律严明、步调一致。要确保队伍士气高昂,激发民警出色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保持旺盛斗志。要确保良好社会形象,坚持既严格公正规范又理性平和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基本原则。战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面激励为主,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发动,注重及时鼓舞士气。要坚持科学预测,及时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前制定工作预案,积极妥善应对。要坚持灵活高效,一切从战时实际出发,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坚持以警为本,注重科学用警,关心爱护民警,帮助民警减轻思想压力,减少后顾之忧。
三、突出抓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
(一)政治动员。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发动和教育轮训,统一参战民警的思想,教育民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增强执行任务的使命感、荣誉感和敢打必胜的信念。提前对参战民警的思想状况进行摸底研判,有针对性制定教育动员方案。大力开展忠诚教育、形势教育和战斗精神、工作任务等战前教育,通过召开誓师大会等多种形式,做好战前动员,强化“上一线,打头阵”的思想。在重大任务执行过程中,充分运用标语、横幅、板报、简报等宣传阵地,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加大宣传动员力度。
(二)组织引领。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党委核心领导、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和团员青年突击队作用。及时成立前线临时党团组织,覆盖所有参战单位和民警,为完成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通过创建党团“先锋岗”、组建党团员突击队、承诺宣誓等活动,激励党团员民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干部战时跟进考察机制,在实战中考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品德素养,把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放到工作一线,在实战中锻炼、在实战中检验。
(三)战时宣传。要整合资源、拓宽阵地、丰富手段,及时发现、深入挖掘战时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实战案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建立健全涉警舆情会商研判机制、应对处置机制、新闻发布机制和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及时准确对外发布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以公安机关完成重大任务为背景和素材,组织专业力量深入采访体验生活,创作反映公安民警风采和感人事迹的优秀文艺作品。
(四)表彰激励。要建立战时表彰激励工作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实行特事特办,综合运用口头表扬、通报表扬、记功嘉奖、火线入党、战时提拔等手段,强力推动即时表彰激励工作,实现激励效应的即时化、最大化。将民警战时工作表现,作为晋职晋级、年度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从优待警。要坚持以警为本,科学调配使用警力,确保队伍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组建战时后勤保障小分队,努力改善民警工作生活条件,确保民警工作有保障、精神有慰藉、生活有关爱。组建战时文艺小分队,积极利用战时间隙,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文体活动,缓解民警压力。组建战时医疗小分队,健全民警身心健康保护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加强人文关怀,确保民警身心健康。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加大对因公伤残、牺牲民警及其家属的抚恤力度,及时慰问参战民警及家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六)内部管理。要严格各项队伍管理制度,确保队伍稳定、警令畅通、执行有力。及时分析队伍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家访及短信沟通等活动,有效化解消极因素,着力营造良好氛围。认真落实战时值班值守、情况接报制度,落实保密措施,坚决防止发生迟报、漏报、瞒报、错报和失密、泄密等问题。加强车辆、警械、武器、通讯器材等装备管理,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教育民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警营及驻地安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加强警务督察,严格执行战时工作纪律,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延误和影响工作或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予以严肃查处。
四、切实强化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要建立党委直接领导,政工部门具体组织,勤务指挥、新闻宣传、警务保障、纪检监察、督察、法制等有关部门和警种分工协作的整体联动机制。明确战时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主要领导对战时思想政治工作负总责,政委、教导员(指导员)和政工部门负直接责任。要根据战时任务分析预测,及时制定工作预案,完善工作措施,适时开展实战模拟演练和教育轮训。制定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启动程序,根据任务需要及队伍实际状况,全面或部分启动战时思想政治工作预案,确保思想发动到一线、指挥带班到一线、典型选树到一线、关心鼓舞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
(二)强化信息保障。政工部门要加强与纪检监察、警务保障、督察、法制、信访等部门、警种的合作,探索建立渠道畅通、高效便捷、覆盖全面的政工信息员网络,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前线、最基层。深入分析基层单位所承担的实战任务和队伍状况,坚持随警作战,直接获取第一手情况,并做好情况信息的收集、报送、综合、宣传等工作。
(三)强化素质保障。要建立信息收集、宣传发动、心理援助、舆论引导等战时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库。认真分析战时任务对民警素质能力的需求,及时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岗位练兵、模拟演练、技能考核等工作。及时收集民警执法执勤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典型案例,积极发掘、总结、提炼基层一线工作经验,编写简便实用的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战前训练,着力增强民警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信心和本领。
(四)强化装备保障。要针对战时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和特点,贴近实战需求,为参战单位和民警配齐配强交通、通信工具和计算机、摄录器材以及安全防护等装备,确保战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公安部(印)
2012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