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 :积极创建“五化建设”示范监所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3日 来源:紫阳县公安局 【字体:大 中 小】
今年以来,为率先在全市监管系统全面完成“五化”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执法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全力打造“平安监所”,紫阳县公安局监管大队全体民警奋勇争先创一流,开拓进取谋发展, 在先后获得“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省“两防一退”先进单位”,“全省看守所社会管理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面前不骄不躁,而是把每一个成绩都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为努力实现监所连续九年安全无事故的奋斗目标,创建“五化建设”示范所再创佳绩。
理顺思路,改革创新勤务模式 。该局监管大队结合实际,从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入手,对现有警力重新整合,设置巡控岗位,配备专职民警4名,协警4名,实行24小时双人巡视监控;设置专职管教岗位,配备民警2名,负责在押人员管理和教育;设置综合岗位,配备民警2人,负责收押提审、值班接待;设置监所医务室,配备专职医生1名,负责在押人员医疗卫生安全;同时,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巡视监控、管教民警专业化以及收押、管教、巡视监控、提讯接待、医疗卫生等工作制度,打牢安全基础。一改过去一个民警身兼多职,巡控岗和管教岗轮流转的混乱局面,逐步走向科学化勤务模式运行。
齐头并进,完善机制规范执法。从岗位流程、权益保障、窗口服务、考核监督工作齐头并进,先后制定了岗位工作规范、岗位工作程序及流程图,建立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办案机关讯问、律师会见预约制度,公开有关办事程序和监督方式,使各岗位民警按章办事,规范执法。同时,不断完善社会开放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积极开展“对外开放日”活动,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5月12日,该局看守所接待紫阳县信用联社组织的中层领导30余人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及在押人员现身说法教育,让全体参观人员对权力、名利、金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全体参观人员对所容所貌、人性化管理等方面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严之又细,落实制度精细管理。按照“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制定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制度,制定监室秩序、内务卫生标准和对监室及在押人员考核奖惩办法; 建立在押人员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方法等工作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实行分级管理,落实管控措施;定期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问题排查,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干预或者心理治疗。还与合作医院建立在押人员就医“绿色通道”,对在押人员需要住院治疗的,跟进治疗措施,严防押员突发疾病死亡等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在押人员汪某入监后不久,感到肺部疼痛难忍,该局看守所及时安排人员押送汪某到医院检查,当得知汪某患肺结核时,又立即联系县疾控中心治疗,经连续治疗一个月,解除了汪某的痛苦。
信息手段,主导安全文明管理 。加强信息采集录入和更新维护工作,明确各岗位应当采集的信息内容、分类和标准,及时采集并上传违法犯罪人员信息,不断更新维护监管各类信息,达到不缺项、不遗漏、信息真实准确;该所运用监管信息技术,实行在押人员日常管理、诉讼管理、财物管理、医疗管理等信息网上记载;实行在押人员动态分析研判、风险评估、勤务组织指挥网上运作,用监管信息手段加强安全文明管理,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确保监所安全无事故。
夯实基础,改善设施保障条件 。为适应监所发展的需要,该局看守所不断改善装备条件,投资6万元,配备全覆盖的多功能的监控系统,录音录像保存15天以上,配备电子显示屏用于警务公开、办事指南;设立接待大厅,合理划分收押、提讯、会见等接待区域,设置座椅、储物柜、饮水机、老花镜等必要的服务设施;按照公安部的要求,统一看守所各区域及功能用房称谓、标牌标识式样、监室内张贴内容、栏板样式 ,在押人员服装统一规范;悬挂、张贴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书画作品以赏心悦目的宣传图片,使在押人员随时随地受到高尚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在押人员的良知,促其弃恶从善,悔过自新,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