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公安局紧扣民心、紧贴民意,把公安工作与群众意愿紧密结合,改进作风、创新举措,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全力打造“民生警务”、塑造“亲民公安”,有力促进了警民和谐。
抓好“三大”工作,广听群众呼声
一是深入落实提案办理。在年初全县两会中,针对代表、委员对公安工作的提案,我局迅速组织民警与提案代表、委员进行交流,面对面倾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将其所提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做好提案回复的同时,结合实际立即进行整改,以便让更多的公安便民利民措施惠及民生。在今年的县“两会”中,共收到议案2条,现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积极推进相关措施落实。二是扎实推进“警民互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在召开“警民恳谈会”、 “警营开放日”、“相约警务室”活动的同时,组织民警深入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等开展走访,结对帮扶、了解群众有所期所盼,向群众发放防范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交流会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所愿,尽可能满足群众需求和愿望,在结对帮扶中全局民警共捐资20000余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名,为群众做好事20余件,体现了“警民一家亲”。三是切实抓好执法监督。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为公安执法特邀监督员,把各项业务流程置于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并以“开门纳谏”、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民意动向,在批评建议中寻求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新突破。今年以来,收到建议2条,整改执法隐患12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开展“四大”整治,确保群众平安
一是开展消防隐患大整治。继续深入开展“清剿火患”专项整治,对全县所有“九小场所”和消防重点单位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全警动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督促各消防单位配齐各类防火救援设备。同时,落实“分片包干”责任,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消防安全。今年以来,整治行动中共发现火灾隐患12处,并限期进行了整改,从源头上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开展交通安全大整治。针对紫阳道路弯急、坡陡、路窄的实际,交警大队每季度对全县客运驾驶员进行一次安全驾驶培训,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同时交通民警实行全员上路,不间断地开展路面巡查纠违工作,严查严纠各类车辆超员超载超速、查处酒后驾驶、遮挡号牌、无牌无证违规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了道路交通秩序安全,为群众平安出行营造了良好环境。三是开展危爆物品大整治。以“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为契机,集中对县内使用危爆物品的厂矿企业、烟花爆竹经营户全面开展大检查,大力收缴散失在社会上的民爆物品、管制刀具、全力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共办理涉枪涉爆案件7起,刑事拘留7人,治安拘留1人,收缴火枪6支、气枪2支、黑火药
坚持“五项”制度,倾心为民服务
一是坚持上门服务制度。在正常办理业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对老、弱、病、残等行走不便群众上门服务,给群众送去民警的关怀,让群众感受到实惠与便利。今年以来,全局累计上门为群众办理各类证件400余本,并全部送到了群众手中。二是坚持预约服务制度。全局所有办证窗口实行节假日不休,安排民警轮流值班办证,为急需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方便,下班时间、特事特办、群众可电话进行预约服务,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密切警民关系,提高窗口形象,此举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三是坚持电话咨询制度。窗口单位除主动利用微博、微信、短信方式向群众公布办事流程外,同时推行电话咨询服务,办事群众可通过电话咨询,了解所需办理事项及具体办理时间,应提供的相关材料,尽可能使群众少跑路。四是坚持样本和提示单制度。在各服务窗口准备各种申报资料、申报表的示范样本,对需要重点强调的予以说明,方便办事群众准备、填写申报资料,对资料不齐的群众填写提示单进行一次性告知,坚决不让群众跑第二趟。五是坚持全程代理快递服务制度。由社区、警务室民警就近受理群众的办证需求,实行包办包送,各办证窗口推行证件快递服务,告知群众需要办理快递服务时可提前填写快递单,待证件制作完毕后,直接通过快递寄达给当事人,既节约了时间,又减少了群众往返取证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