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委、市政府召开
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安
派出所基础工作及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推进会
为全面总结全市在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及加强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以下简称“三项重点工作”)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10月10日,安康市委、市政府在石泉县、汉阴县召开了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及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安利、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许强、省公安厅督导组组长、厅副巡视员姜景芝、省公安厅治安局局长王玉成、市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尚伟等领导出席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明主持会议。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政法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等部门负责人,各县区常务(或分管)副县区长、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指挥中心主任、治安大队长及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王安利常务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公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相继成功侦破了“3.2”黑恶势力犯罪、“2.21”特大贩毒案,“6.20”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系列案等一批有影响的重特大案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交通、火灾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市委、市政府对公安工作是满意的。同时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是要真重视、硬给力,切实解决“能干事”的问题。各县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及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落实好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及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的意见》,着力解决经费、人员、装备等保障性问题,为公安机关顺利开展“三项重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真下力、见实效,切实解决“干成事”的问题。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会议部署,不断提升素质,完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作用;要坚持内部挖潜,整合警力资源,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要大力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组织社区民警“零距离”接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真情为民服务,发挥好警务室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把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和“保护神”。三是要公正执法,敢于亮剑,进一步提升安全感和满意度。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新期待,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涉枪涉爆、命案等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严重暴力犯罪和强揽工程、强买强卖、沙霸路霸、群体械斗等黑恶势力犯罪,坚决防止黑恶势力坐大成势;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正执法、公共服务的新期待,深入开展“三大活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让好人喜欢,让坏人害怕,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
许强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参加这次会议,深切体会到安康市委、市政府对公安工作的高度重视、关心与支持,体会到安康公安机关拼搏向上、勇创一流的精神面貌,体会到安康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突破、派出所基础工作有实效、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有亮点,“三项重点工作”呈现稳步推进的强劲势头。安康公安工作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获得的褒奖荣誉前所未有,许多工作走在全省公安机关前列。他要求安康公安机关,一是不遗余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紧密结合省公安厅制定的《规划》和《意见》,按照杜航伟厅长提出的“853”工程要有“新要求、新办法、新突破”的指示,采取超常措施,解决主要矛盾,整合防控资源,突出实战应用,提升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真正做到八张防控网、五项机制一体化运行,达到打防管控一体化实战效果,力争在2014年全面建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二是不遗余力加强和改进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要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派出所基础工作日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从政策导向、制度规范、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解决基层一线警力配备、职级待遇、保障标准、工作激励等问题,真正实现公安工作重心下移、保障下倾、警力下沉。三是不遗余力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确保社区民警人专、责专、心专,推动城乡社区警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合成化、社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为全市城镇化进程的积极稳妥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杨尚伟局长在工作报告中,简要回顾了今年以来全市“三项重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对进一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突出深度应用,进一步提升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水平。要在思想理念上再创新、基础建设上再加强、警务保障上再给力、规范管理上再探索、机制建设上再完善、实战应用上再提升,真正构建起以人防为基础、技防为支撑、物防为补充,信息化、科技化、社会化、专业化于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二是要坚持固本强基,着力解决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及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着力解决深化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性认识问题、派出所职责定位问题、警力配备达标问题、社区民警专职化问题、辅警配备管理问题、基础信息采集应用问题、基础工作专群结合问题、基层基础工作吸引力问题、基层基础工作考核问题,真正夯实公安工作发展根基。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在“三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各县分局要认真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全面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及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的意见》,科学谋划部署,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职责,环环跟进措施,精心推动落实。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单位的配合,加强各警种协作,努力形成党委政府总体抓、综治部门牵头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公安机关具体抓的工作合力。要严格奖惩,将治安防控体系及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绩效考评。市公安局也将这“三项工作”纳入2013年全市公安机关目标责任考评之中,实行月排名通报制度。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县区公安局实行一票否决,在全市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考评和公安机关年度目标责任考评中取消评优资格。
陈明书记在会议总结讲话时强调,各县区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会议精神,夯实工作责任,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考核奖惩,全面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各项任务。要将各县区“三项重点工作”纳入年度党委、政府工作及全市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考评,做到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
会上,市委副秘书长邓良贤宣读了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及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的意见》。杨尚伟局长与各县(区)公安局、分局局长签订了《安康市公安局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及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责任书》。会议印发了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考核办法》、《全市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及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考核办法》;《全市立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展情况通报》和《全市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情况通报》。表彰了3个“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全市十佳社区警务室和十佳社区警务室民警、10个全市公安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派出所。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观摩了汉阴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新城社区警务室、城郊派出所、平梁派出所、石泉县公安局池河派出所、城东公安检查站、城关派出所、城关派出所北街社区警务室、县公安局机关等地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以及社区民警专职化、基层基础工作情况;观看了汉阴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大练兵”汇报表演、石泉县公安局城东公安检查站嫌疑车辆查缉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