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省市主流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安康公安工作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9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近日,人民网、民主与法制网、《陕西日报》、《安康日报》、《华商报》、华商网等中省市媒体集中报道2014年安康公安工作亮点,极大地提升了安康公安工作影响力,鼓舞了安康公安队伍士气,为提升“两率两度”、推动安康公安工作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稿件内容如下:

 

 

全国先进的示范效应

——安康公安2014年路线图解读

                            

                                       

“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这是安康市公安局刚刚被公安部授予的新荣誉,全国只有十个,西北仅此一家,含金量不言而喻。

 化解矛盾纠纷4085起,破获“两抢一盗一骗”案件2241起,整治治安突出问题373个,建立反恐防暴应急处突队伍13472人,建成各类视频监控74903个,规范建成社区警务室166个……,在全省公安机关201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全省公安重点工作考核中均名列第一,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这个全国先进,安康公安受之无愧。

 与此相对应,争先进、创一流、树标杆的示范带动效应,已在安康公安系统甚至省内外辐射蔓延开来,成为该局克难攻坚、一年一个新起点、各项公安工作突飞猛进的动力和源泉。

规范执法的样板区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是否满意,主要看公安机关是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014116,对安康公安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在成为全省第一个达到公安部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的单位,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执法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后,安康市公安局在这一天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该市汉阴县公安局也同时获此殊荣,成为陕西第一个连续两轮获此荣誉的县级公安机关。

成绩来之不易。这些年,安康市公安局牢固树立“抓执法就是抓业务、抓执法就是抓队伍、抓执法就是抓形象”的理念,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来抓,坚持高标准定位,响亮提出了创建全国市级执法示范公安局的奋斗目标,深入开展“一局一品、一警种一亮点”活动,不断树立品牌,推行精细化执法执勤模式,全力打造规范执法的样板区

一年来,市公安局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建立领导干部和所队长培训、法制民警和法制员轮训、一线民警全员培训、文职辅警培训等四级分类培训机制。组织民警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今年共开展执法培训318场次,培训民警11000余人次。组建了执法人才库,30多位民警入选全省执法人才库,中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通过率全省第一。

按照“六统一、六规范”的高标准,安康12个县、分局均建成了标准化办案中心,126个派出所及基层交警队、看守所完成了办案场所改造,成为全省典范。强力推行执法办案与监督信息系统应用,所有案件一律在网上办理、流转和审核。在全市13个接待大厅,150余个户政、信访、车管、出入境窗口,300余个讯问室、询问室以及监管场所,全部安装高清视频探头,实现无盲点监控。执法办案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音像资料随案保管。一线民警全部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实现了执法活动可视同步、定位监督实时同步、扁平指挥对讲同步。建立各类制度规范200余件,形成了覆盖全警的执法标准体系。

建立执法研判预警执法巡视执法问责联动三项制度完善了法制员警种考评、执法问题整改三项机制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执法问题开展了争创“执法安全零事故、执法办案零过错、执法执勤零违纪、有责投诉零发生”单位活动,杜绝了执法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了“创精品、防瑕疵”活动,评查行政和刑事案件4271起,优秀率达90.9%,合格率达100%,命案评查率达100%

在安康,所有案件办理都实行了“三个一”和“五公开”,全市各县、分局建立了“网上公安局”,开通了“网上服务热线”,推行“网上受理回访制”。推广岚皋民生警务平台,在互联网开通案件查询系统,向社会公开行政许可、便民服务、举报投诉等执法事项。总结推出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模式和执法示范单位总结评估、结对帮扶制度,使全市执法规范化建设呈现均衡发展的势头。

“八区建设”成亮点

 “规范执法的样板区”只是安康公安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以“维稳处突的放心区、严打整治的示范区、群众认可的安全区、基层基础的领先区、规范执法的样板区、科技应用的创新区、为民服务的模范区、队伍建设的标杆区”为主要内容的“八区建设”,已成为安康公安工作的新亮点。

2014年,安康公安去年实施“三大警务”、推进“八化措施”、提升“五个能力”、追求“四个满意”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了增强底线思维、换位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四种思维”,以推行主动型维稳工作模式、合成型打击整治模式、立体型动态防控模式、常态型推动发展模式、精细型执法执勤模式、实战型信息警务模式、创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职业型警队管理模式“八大模式”为抓手,以打造“八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化管理强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以此来指引全市公安的发展方向。

为把“八区建设”打造成安康公安的又一品牌,市公安局坚持情报主导、源头治理,推行主动化维稳工作模式,全力打好对敌斗争、矛盾化解、应急处突、反恐防暴和安保工作主动仗,坚持理念创新、重拳出击,推行合成化打击整治模式,以“2014年秦剑行动”为主线,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打盗抢、防诈骗、破小案、暖民心”百日会战、打击毒品犯罪“飓风”等专项行动,建立了民意引领的常态化打击机制、考核倒逼的小案侦破机制、信息主导的合成作战机制、问题导向的治安整治机制,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稳定。

 为让群众安居乐业,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市公安局坚持多维布控、全域设防,推行立体化动态防控模式,搭建“五级联控”平台,健全“五级巡防”体系,深化检查站实战应用,全面升级实时视频监控网、街面巡逻防控网和区域边界查控网,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全面升级整体防控效能。

在基层基础工作上,坚持警务前移固本强基,推行常态化推动发展模式。群防群治实现了“社会化”,协调各县区政府加大专职辅警招聘力度,大力推动警力下沉,派出所民警占全市总警力的42.3%;在科技应用上,高起点推进“四大技术”建设,高效率推进基础信息采集,大力推动信息化的深度应用。

为全力打造为民服务的模范区,安康公安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推行新型化社会管理模式,把户籍改革、行政管理、民警管理制度三项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向社会推出了改进作风便民利民744项措施,积极创新公安行政和公共安全管理服务,用不断提升的群众满意率来界定“八区建设”的成效。

                   

打造“安康名片”

    最近这两三年,安康公安工作可谓硕果累累。不仅先后推出了“破小案、暖民心”、执法规范化建设、高速公路“122和山区农村公路“125联勤联动模式、社区“十小警务”等特色品牌,而且在2014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打造出公安系统的“安康名片”。

这一年,全省公安机关“2014秦剑行动”推进会暨打击侵财犯罪现场会、全省深入开展“210工程”建设推进会、全省公安机关刑侦信息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全省公安政工信息工作会议先后在安康召开;市委、市政府召开了“3·2”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侦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和全市山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125”联合管理模式推进会。全市有20多个集体、69名民警受到中、省、市表彰奖励。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安东、省长助理、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杜航伟、市委书记郭青、市长徐启方等多次对安康公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不断刷新的数字是对安康公安工作成效的一个有力佐证。2014年,安康公安组织开展了为期70天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攻坚化解行动,化解省委督导组和省公安厅交办案件48起,中央巡视组交办的10起信访案件全部查结。今年前11个月,全市共立刑事案件4505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1%破案3369起。查处治安案件6244起,治安案件查处率达98.2

4月份起,在“打盗抢、防诈骗、破小案、暖民心”百日会战中,成功破获了汉滨特大跨省盗销电缆和铁路器材团伙案、旬阳跨省盗销摩托车犯罪团伙案、汉阴系列盗窃摩托车团伙案、石泉城区系列入室盗窃案等一大批系列性、流窜性、团伙性案件。特别是破获了安康城区特大跨省系列盗窃电动车、摩托车犯罪团伙案,破案1100余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缴获被盗电动车、摩托车328辆,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50余万元。省公安厅为此在安康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安康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经验做法,并向公安部推介安康经验。

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食品药品犯罪,把整治的铁拳对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是安康公安的另一大亮点。针对群众反映城乡欺行霸市、欺压百姓、危害一方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的问题,今年8月起市公安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打击整治“村霸、街霸、市霸、沙霸、路霸”的百日会战,目前已查处“五霸”刑事、治安案件123起,刑事拘留89人,打掉涉恶团伙2个。针对群众反映黄赌毒违法犯罪多发、黑网吧屡禁不绝、治安乱点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问题,自91日起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打击整治“黄、赌、毒、黑、乱”突出治安问题专项行动。共查处涉黄案件4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1人;查处涉赌案件9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46人;取缔黑网吧12家;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51个。特别是成功破获了汉滨“7.19”特大贩毒案,抓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4人,查获冰毒3000余克。共强制戒毒244人,比上年度增长71.83%,赢得群众的高度好评。

     一年一个台阶,每年都有跨越。在市公安局局长杨尚伟的心里,既有让安康公安走出安康的雄心壮志,又有立足当前的脚踏实地。他说:“赢得群众满意是公安工作的终极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争创‘全国综治优秀市’这一目标,始终坚持民意主导、法治引领,把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法治思维维护社会稳定,依靠法律手段打击违法犯罪,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安全指数,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