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警务辅助人员是公安机关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支队伍规模庞大,面临法律地位不明确、职责权限不明晰、规范管理不到位等实际,存在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优秀人才留不住、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近年来,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借深化公安改革之机,积极探索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招录、培养、管理、使用新机制,在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效探索,着力打造“正规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一体化使用、职业化发展”的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管理新模式,形成了独有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长效机制。现将该局经验做法原文刊发,供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学习借鉴。
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运用七大举措
倾心打造辅警队伍正规化建设新样板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汉滨分局紧紧围绕警力严重不足等难题,以强化辅警队伍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改革辅警管理工作思路,创新完善辅警管理机制办法,以“七大举措”创新辅警队伍管理机制和模式,有效促进了辅警队伍建设,实现了辅警队伍管理由分散型集约型转变的新路径。
一、立足实际,抓住根本,建立辅警调配良性循环机制。一是争取增加编制。积极向党委、政府专题汇报,陆续争取招录政策,按需设定招录岗位,让不同类别、不同批次的合同民警、乡镇分流人员、公益性岗位、公共安全员、事业性编制工作人员、文职等充实到公安队伍中来。二是规范招录程序。对有辅警需求的基层部门,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确保招聘流程的规范化。当前该局招录辅警总数达515人,辅警占全警的41%。三是组织签订合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合法、公平、公正、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辅警聘用合同》,明确法律关系,把管理要求转化成辅警本人的自我约束。四是量身设定岗位。根据辅警个人综合情况,结合工作需要安排合适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形成辅警与工作岗位的双向选择,实现了“双满意”。 五是畅通退出关口。健全辅警辞退机制,对思想滑坡、自我约束不强的辅警进行教育,经教育不改、严重违纪或顶风违纪问题的辅警,按照《辅警聘用合同》坚决予以辞退,确保队伍纯洁性。
二、面向实战,强化技能,建立辅警教育训练常态化机制。一是搭建过硬教育训练载体。该局周密设置辅警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组建良好的师资团队,制定各项管理办法,实行军事化管理,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培训载体。二是通过思想教育建立辅警职业归属感。坚持把对辅警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来坚定辅警从“警”信念,激发辅警爱岗热情,建立职业归属感。三是通过实战实训建立辅警职业责任感。不断强化辅警的警务技能和业务素质训练,提升从事警察特殊职业的工作能力及规范从警的意识,使每位辅警都成为公安工作的“专家”。四是不断增强辅警职业荣誉感。专门为辅警起草入警誓辞,上岗前公开宣告誓词,对忠实履行岗位职责,遵守人民警察行为规范,自觉接受监督,作出郑重承诺和保证。五是筑牢辅警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该局2014年拍摄制作了《底线不可逾越》《小案伤民心》等队伍教育内参片,通过发生在身边“活生生”的违纪违法的人和事,以案说法,切实增强辅警遵纪守法、拒腐防变意识。
三、立足长远,建章立制,建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构建岗位管理体系。制定《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辅警管理办法》,着力消除看不着、触不到、管不严等薄弱环节,为推进辅警队伍的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二是建立了动态管理体系。出台《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民警言行规范》(含辅警),对辅警的内务、着装、语言、行为、礼仪进行细化、规范、约束,制定了辅警违反规定的处理措施。三是建立了辅警开展工作的标准体系。出台《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民警携带使用警械规范》(含辅警),提高辅警在执法活动中的防范和打击能力,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护辅警自身安全。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追究相关责任。四是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民警、辅警日常行为管理办法》,对辅警日常行为进行按月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人员续聘解聘、调整岗位、奖金分配等依据,切实提高了警辅的工作主动性。
四、科技引领,锐意创新,建立信息化管理新机制。一是组织人力自主研发管理系统。该局自主研发了“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辅警管理系统”,对辅警人员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模块设计,建立按权限进行动态管理的操作系统,实现对辅警队伍管理信息化、数据化、标准化。二是加大辅警信息采集录入。组织专人按系统要求对辅警的所有信息资料进行录入,确保每名辅警个人信息的完整性,构建了丰富多彩的辅警信息平台。三是强化信息运用。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与监测,完善访问授权管理,面向警种业务系统和全警开展接口调用、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服务,适时加强辅警队伍管理经验交流、反映辅警工作动态、展现辅警精神风貌。
五、提高待遇,优化保障,建立辅警队伍保障工作新机制。一是提高辅警经费保障制度和工资涨幅制度。该局将辅警工作待遇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按照陕西省最低工资标准涨幅差额及时进行工资调整。同时根据年度实际出勤情况按一定比例发放法定工作日之外的加班补贴。二是参照公安民警装备配备标准配置装备。统一制作工作证件,为辅警量身定做制服,统一发放胸牌,提供工作需要的警式服装、警用标识、标志、防卫器械和其它办公用品。三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福利、劳保制度。按照规定为辅警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保手续,交纳了保险费。与民警一样交纳年度体检费,享受年度体检。四是优抚生活。保证辅警依法享有的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计划生育假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提供误餐补助,每日三餐实行科学营养配餐。五是设置伤残救助基金。建立“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民警救助基金”(含辅警),通过不断地开展对困难辅警的帮困救助活动,为其构筑一道抵御意外风险的防线。
六、选树先进,典型引路,建立多渠道奖励机制。一是落实辅警专项奖励制度。充分挖掘工作表现突出、爱岗敬业的辅警,参照事业单位人事奖励有关规定,对辅警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二是建立辅警动态奖励体系。建立月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对在日常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符合嘉奖条件的辅警,依照《表彰奖励工作规范》,按月予以嘉奖。三是探索辅警职务晋级及工资调整制度。制定《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辅警职级管理办法》,根据辅警政治素质、工作年限、履职能力、绩效考核、立功受奖等情况,进行职务晋级及工资调整。
七、多方监督,筑牢防线,建立立体化监督机制。一是强化单位监督。该局明确了各基层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辅警队伍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在工作安排中强化和落实民警对辅警的管理责任,并制定相关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强化日常监督。定期开展辅警队伍思想状况分析,分管领导、责任民警做好辅警谈心谈话工作,随时掌握辅警思想动态,对有思想波动和不良作风倾向的辅警,立即进行沟通帮助纠正。三是建立社会监督。相继推出了《五项公开承诺》、《公民诉求事项受理凭证制度》,变“排斥”为“接受”,提高辅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全方位、多角度引导辅警将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转变为自觉行动。四是建立家属监督。该局党委向辅警家属寄送《致辅警家属的一封信》,汇报工作情况和队伍管理措施,请民警家属协助监督民警的言行,通过辅警家属轮流帮带,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制止苗头性问题,共同筑牢辅警拒腐防变的法纪防线。五是加大刚性问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督察作用,健全责任分解、监督检查、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对辅警违法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让辅警明白法纪不可违、违者必究。2012年以来,群众投诉率下降了72%,辅警违纪案件下降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