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公安简报2015第19期---岚皋县公安局推行“12369”警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0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近年来,岚皋县公安局强化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以提升群众满意度这一条主线为目标,以强化多警联动打击、多层立体防控两大格局为抓手,以情报信息、实战训练、警务保障三大保障为支撑,以打造六张平台为途径,以健全九项机制为措施,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山区公安机关实战要求的12369”综合实战型集成警务模式有力提升了全县公安机关实战化水平和警务工作效能。

一、打造“一体两翼、三大支撑”工作格局。把提高县级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能力和水平、提高执法质量和公信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主体;把建立“多警联动常态化打击犯罪和多层次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两翼功能作为工作抓手;把筑牢“情报信息、实战训练、警务保障”三大保障作为工作支撑。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引领实战的意识,在强化DQB系统建设的同时,广辟情报信息渠道,定期开展信息录入、更新大会战,通过选建“耳目”、物建信息员、建立“六圈”情报群,全方位、深层次搜集情报信息、研判信息,牢牢掌握主动权。围绕实战化要求,坚持“注重实效、贴近实战”原则,完善实战化训练机制,规范实战训练模式,适时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突出情景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固化“跟班作业、岗位训练”做法,实现训练与实战对接,提升实战化水平。坚持倾斜基层、倾斜一线,在警力、经费、车辆、装备、津补贴等方面优先保障基层实战单位和民警,警务保障工作坚强有力。

二、打造“六张平台”破解山区公安资源匮乏瓶颈。一是打造移动指挥平台该局利用QQ软件,将全局300余名在岗民警及协勤人员QQ号整合建群,以局指挥中心为尖点,搭建起覆盖全县各单位、各警种、各民警的“移动警务指挥平台”,形成网上警令发布、警情反馈、信息研判和现场作战同步互动,信息共享新机制。据初步统计,仅系统运行半年来,全局利用该平台及时抓获嫌疑人61人,破获系列案件52起,打掉犯罪团伙4个。二是打造“三十”社区警务平台。该局提出了“十小、十进、十要”的“三十”社区农村警务,从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制定了一系列详实指标,量化到各个社区、农村警务、分解到每个警务室民警。近年来,全县按照“三十”要求,为群众解决小困难、提供小服务2000余件,调解化解各类小纷纷1900余起,查办各类小案件560余起。三是打造“双向积分”执法办案考核平台。该局依托执法办案监督系统建立了全局执法办案“双向积分”考核体系,以积分的形式对执法办案实战单位和民警执法办案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网络平台的实时监督、自动考评、公正打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执法中人为参与、体外循环、徇私枉法问题发生。四是打造民生警务服务平台。该局依托互联网自行设计研发开通了“岚皋民生警务平台”。整合全局11个警种业务资源和来自社会各界诉求,集在线报案、求助、法律咨询、办理证照、投诉举报、实时回访、监督考核、智能分析、业务办理短信告知等功能于一体,群众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登陆该平台,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办理50余项公安业务、反映民生诉求、网上举报投诉、查询案件办理情况。五是打造“六圈”社会资源信息平台。该局借助“互联网+”的模式,依托网络QQ、微信等自媒体,先后建立了交通运输业司乘人员,宾馆、旅店、网吧、娱乐、餐饮业业主及从业人员,二手回收、修理、金银首饰加工业从业人员,房屋出租户,个体工商户,村组干部等6个阵控群,按照行业特点分别建立微信群平台,确定每个后台管理人员,通过群内民警对相应行业进行管理、服务、培训和预防宣传,或进行“点对点”互动,达到平台在线咨询、报警、求助、提供破案线索。六是打造警务保障平台。该局以“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管理基层、指导工作、统计分析、服务实战”为宗旨,以实现警务保障系统业务数据整体存储、互联互通管理模式为目标,依托公安内网,自主开发建设了警务保障信息系统,使警务保障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轨道。

三、健全“九项机制”深挖山区公安综合实力新潜力。一是建立多警联动、多管齐下集约式打击犯罪新机制。该局依托搭建的移动警务指挥平台,打造重特大案件多警联动同步上案机制;建立视频防控长效机制,着力打造打、防、控体系,提升打击犯罪的新水平;创新阵地控制机制,通过“六圈”信息平台,筑牢刑侦工作基础;推行“6+N”模式打造专业化刑侦队伍,构建“大刑侦”工作机制,提升克难攻坚能力;建立“三联、三协”工作机制,提升打击跨区域犯罪的能力。二是推行“553212”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机制。该局推行“55212”调处工作法,实行“以案定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以案定补,进一步丰富拓展“三调联动”新内容,将调解组织延伸进驻到各基层单位、行业、企事业部门,使群众出现小矛盾、小纠纷找得上人,说得上话,解得了难,帮得上忙,将过去矛盾纠纷“中转站”变成“终点站”,形成派出所牵头,相关单位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格局。三是推行派出所“123”勤务机制。该局首先在城关派出所推行“一室二站三队”式的“123”勤务机制,派出所内设指挥研判室,社区警务工作队、巡逻防控(治安)工作队、刑事侦查队;在县城中心区域和出城要道口设立街面警务工作站和警务查报站,负责街面警务服务、查缉堵截、屯警街面、应急处突等工作;在农村派出所,将警力整合为内务组、办案组、社区警务组,分工合作,职责清晰,目标任务明确,考核机制健全。四是建立执法公开阳光警务机制。该局以“岚皋民生警务平台”为依托,突出案件在线查询功能,向社会公开公安机关办理的所有刑事、行政案件以及执法依据、进展、结果等相关信息,对不宜向社会公开、需要特定对象知悉的,案件当事人只需通过报警时预留的手机号码就能对案件受理(立案)、查处(侦查)、结案(破案)等执法办案过程进行全程查询和监督,为“阳光警务”提供机制保障。五是落实农村道路交通管理“125”机制。全县12个镇的农村道路“125”管理模式已全面铺开,累计建立农村劝导站35个,配备专兼职劝导员35人,确定专职民警和干部24人;全县1443公里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标识标牌和管控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一个“政府主导统领、部门依法监管、层级联勤联动、社会资源互补、责任担当捆绑”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格局逐渐形成,管理合力和效果日益显著。六是落实队伍管理“六化”机制。推行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内务管理制度化、教育培训实战化、业务工作标准化、监督管理动态化、绩效考核科学化等“六化”管理机制,全力打造队伍正规化养成警务。推出了爱民、敬业、担当模范杨大平、魏诚、胡巧云、刘梦飞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局民警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七是大力推行重点工作奖惩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侦破重大案件奖励办法》、《防控责任倒查追究办法》、《提供案件线索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奖惩制度,实行光荣榜上晒成绩,公开栏上找差距,定期网上考核通报,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激发民警工作激情。八是推行文职协勤规范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协勤人员管理办法》、《日常考核办法》等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协勤人员的“德、能、勤、绩”分阶段、分岗位进行综合考核排名,末位淘汰。开辟了“从协勤人员中择优招录文职,从文职人员中择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新途径,不断加强协勤队伍的动态管理。九是创新公安宣传“4+1”机制。在做好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大胆探索,拓宽渠道,先后开通建设了“岚皋公安民生警务平台”、“岚皋公安手机报”、“平安岚皋”微信公众号和“岚皋公安微博”,同步运行,一体化运作,建立了媒体群协作互通渠道,形成了具有岚皋公安特色、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的“4+1”公安宣传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