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再次推介安康公安机关“破小案、暖民心”工作经验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5日 来源:安康市公安局 【字体:

 

编者按:近年来,安康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大胆创新,探索总结了“制度+机制+战法”的侦查破案新模式,破解了“发案多、破案少、追赃难”的瓶颈,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赢得了杜航伟副省长等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继2015年6月2日省公安厅《陕西公安简报》2015年第8期刊发《安康市公安局建立四项机制推动“破小案、暖民心”活动常态化》后,近日,省公安厅《陕西公安简报》2015年第14期《工作交流》栏目刊发《安康市公安局“破小案、暖民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向全省公安机关推介安康公安机关“破小案、暖民心”工作经验。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安康市公安局“破小案、暖民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安康市公安局按照“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的要求,在工作中大胆创新,探索总结了“制度+机制+战法”的侦查破案新模式,形成了以专业打职业、以体系打流窜、以秘密打隐蔽的打击犯罪新机制,破解了“发案多、破案少、追赃难”的瓶颈,有效提升了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整体能力,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抓制度保障一是坚持如实立案。“破小案、暖民心”专项行动以来,市局对刑事立案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范,要求凡受理的侵财类案件,必须如实立案,并全部、及时录入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并细化案件基本情况、案件类别、作案手段特征,为分析研判、串并案件奠定基础。二是落实现场必勘。为解决“小案现场多、警力不足、勘查不过来”的实际问题,市局在全市派出所建立了52个刑事技术分室,招聘250余名辅警,配备300余万元现勘设备,确保现场勘查率达到100%。三是强化分工协作。以刑侦部门为主力、1+X合成作战为基础,按照“大案同步上案、小案按需上案”的要求,全力打好“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对于犯罪嫌疑人有继续作案可能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于犯罪嫌疑人特征明显、逃窜方向明确的,立即启动警务查报站和治安卡点设卡堵截;对电信诈骗案件,及时采取冻结涉案帐号,调取银行业务数据和监控视频资料,落实后续侦控措施。

二、抓机制创新一是建立专业队伍。各级刑侦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立了“4+N”运行机制,4即综合中队、技术中队、信息中队、打击侵财中队,N即:大案中队、打黑中队、经侦中队、禁毒中队、视频中队、案审中队等。加强刑侦队伍专业化建设,创建打击犯罪新机制,形成以专业打职业的优势,达到了“更多地破小案”的目的。二是积极追赃挽损。市局坚持把追赃挽损情况作为刑事案件审核的必经程序、必审内容,要求凡是赃物去向没有查清、有赃款赃物没有追缴的、有账户没有冻结等情形,要落实专人核查补救。同时,明确提出对于侵财类案件,追赃案件数占移送起诉案件数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对于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侵财类案件,追赃金额要达到涉案总金额的90%以上,努力把受害人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三是开展赃物返还。通过加强刑侦阵地控制、赃物去向循线追踪、依法扣押犯罪嫌疑人随身财物、及时查询和冻结银行账户、敦促亲属主动赔偿受害人损失等方法,拓宽追赃渠道,尽最大努力追回赃物、挽回群众损失。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通过现场发还、集中返还、赃物认领等形式,共向群众发还赃款赃物总价值3000余万元。四是加强考核奖惩。市局制定了《破小案工作机制》,以及“重破案、重追赃、重返还、重退赔”四重并举为核心的《考核办法》,每一个阶段性战役结束后,对取得前3名单位分别奖励13万元,同时对成效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有效调动了各级公安机关破案积极性。

三、抓战法应用市局以合成作战体系建设为依托,以大数据应用为背景,探索总结出“355”(三梳理、五研判、五比对)情报研判工作法,“三梳理”即:梳理人员、案件、物品信息;“五研判”即:从案到人研判、从人到案研判、从物到案研判、从案到案研判、从人到人研判;“五比对”即:比对作案特点、比对痕迹物证、比对作案工具、比对体貌特征、比对时空轨迹。“355”工作法的推出:一是牵住“高危人员和高发案件”两个“牛鼻子”,在碰撞中寻求线索。二是紧盯“打处人员”和“已破案件”两个已知点,在扩展中寻求增值。三是深挖“人、车、物、证、线、电、网、像”八大轨迹,在挖掘中寻求关联。四是把握案件串并和技术比对两个关键点,在认定中寻求突破。“355”工作法全面涵盖了公安机关现有的侦查措施、技术手段及专业系统,明确了案件侦查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侦查方法、技术手段,可以查询的公安信息系统,可以调取的社会资源,形成以专业打职业、以体系打流窜、以秘密打隐蔽的工作机制,解决了侵财“小案”打不着、打不深、打不透的问题。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