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推介石泉基层警务改革经验
在6月23日全省公安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石泉县公安局做了题为《整合警务资源 重组实战机构 不断推进基层警务改革》的交流发言。近日,省公安厅《陕西公安简报》2016年第11期刊登了石泉县公安局交流发言。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整合警务资源 重组实战机构
不断推进基层警务改革
安康市石泉县公安局
石泉县是陕南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目的地,社会治安较为复杂。以前,全县公安机关“四多四少”问题凸显。一是基层“警种多、警力少、实战合力弱”。以前,有12个五人派出所,4个片区交警中队,12个挂牌无实的巡逻中队,“头”多“员”少,职能交叉,效能不高。二是指挥“系统多、集成少、权威力量小”。警种部门信息平台20余个,日均推送信息1300余条,“110”日均推送警情50余起,由于系统未能集成应用,警情处置缺乏相关信息研判支撑,处置效率低下。三是执法“规范多、统管少、执法公信低”。各警种部门的执法规定30余项,法制把关流于形式,监督无从跟进,执法办案瑕疵比比皆是,饱受公信质疑。四是业务“部门多、成果少、管控压力大”。内设机构大部门套子机构,职责重叠,忙闲不均,时常处在单打独斗、被动警务状态。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近年来,县局积极探索实战警务运行模式。
一、整合信息资源,建立新型信息指挥体系。整合警情接处、情报信息、权威指挥、实战响应等情指要素,建立了“情勤合指”信息指挥体系。一是信息指挥一体运行。整合“110”指挥中心、情报中心、科技信通、网络监管、视频监控、警务保障等业务,统归为信息指挥大队,下设警令指挥、情报信息、网络技术、综合管理四个实战中队,相对突出专业职责,实行情指融合、情指一体、情勤对接、扁平指挥。二是情报信息集成应用。将“三台合一”报警服务平台、“大情报”平台、网战平台、视频监控系统、智能抓拍卡口、治安检查站、电子围栏等信息化资源集成于指挥中心,合成应用,响应实战。各中队围绕警情接处、视频巡查、情报研判、指挥调度、服务保障“五位一体”,24小时专班运转,与一线处警对接联动。三是实战响应联动服务。严格推行全局警务资源实战响应,常态保持动中备勤警力常量,时刻保持天眼网、查报网、警巡网、群防网、E防网“五网”灵敏运转,为打防实战提供精准服务,确保了每起警情得到高效指挥、联动响应、迅速处置、群众满意。
二、整合法制资源,建立新型巡驻法制体系。以执法规范化为引领,以受立案改革为切入点,建立了“案管统口”法制保障体系。一是实战重组法制机构。将原“法制室”重组为巡驻法制大队,按照全市统一规范,下设执法监督中队、执法管理中队、案件管理中心“两队一中心”,突出案件审核和执法监督职能,引领全局执法规范。建立了巡驻法制机制,将各所队筛选的32名法制员,集中于法制大队统管,派驻于各执法所队兼任副职领导或警长,实行双重动态管理,原则上按季度轮回巡驻一次,对派驻单位执法规范跟踪引导。二是切实做优案管中心。在保留一线所队接处警和受理案件职能的同时,把案管中心与110接报警平台对接,对警情流转处置进行跟踪,强化受立案法制审核源头把关。通过规范化的县局办案中心和12个派出所办案中心,同步运行案件流转“统一入口、统一审核、统一出口”机制,确保了每起案件规范管理。三是全面运行阳光警务。迅速落实全省阳光警务执法办案公开系统,公开的决定权由法制部门统一审定,并适时巡查、按月通报、违规追责。通过信息化技术,搭建县局警务督察中心、办案指挥中心、执法教学中心“三管同心”平台,将各办案中心音视频系统及民警“执法记录警视通”数据链接于平台,实时全程监督、远程管理。
三、整合侦查资源,建立新型合成作战体系。打破原有警种壁垒,整合刑侦、技侦、图侦、网侦“四大技术”资源,建立了适应合成作战需求的案件侦查体系。一是侦查机构一体运行。将刑警大队、经侦大队、禁毒大队归并,组建了案件侦查大队,根据案发实际,集约灵活用警,同时信息指挥大队网上作战同步上案,制导精确打击。二是拓展基层打防主体。推行“所防所侦”主责化,明确派出所侦办一般刑事案件主体责任,为各所培养不少于人员编制50%的具有刑事侦查能力的民警。在6个中心派出所建立了刑事技术分室,为其他各所配齐现勘基本设备,为“破小案、暖民心”提供了基本的刑事技术支撑。三是创新合成作战机制。以较为成熟的“三网合侦”(互联网、公安网、视频网)为基础,同步完善“一长四必”“五位一体”“三队合侦”等打击犯罪新机制,陆续融合“三网”关联信息13类600余项,建立健全“大情报”“三网合侦”“石泉公安微云”刑侦综合信息平台,并依托“视频接力跟踪法”“多轨联查破案法”等技战法,精准制导打防管控。
四、整合基层资源,建立所队三警合一体系。在基层各镇,整合公安所队资源和职能要素,建立了“三警合一”综合派出所。一是所队合三为一。将全县12个派出所、巡警中队及4个片区交警中队警力按辖区整合为综合派出所,建立“三警合一”警务机制,实行机构、警力、装备、警务大整合,由派出所所长兼任交警中队队长,集基础防范、治安管理、交通消防、执法办案、窗口服务等多项职能一体运行,灵活用警,合成执法。二是民警一警多能。针对民警“三警合一”后工作一时不能适应,县局及时通过“战训合一、轮值轮训”教育训练载体,强化素能培训,同时以“熟”带“新”合理配置警力,使民警逐步成为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及服务群众的多面手。三是统筹三级循考。建立统一的派出所目标责任考核“A、AA、AAA”三级循考机制,统筹各项重点工作,为各派出所及民警“量身制定”工作标准,化繁为简、明确导向,月考季评、全面激励。
县局警务改革历时数年、历经完善,初步取得了成效。一是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有了提升。全县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2013、2014、2015年同比分别下降15.6%、25.5%、23.8%,今年以来同比下降18.7%,全县由一个命案高发县变成为一个近四年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区。二是警队的职业使命感认可度有了提升。改革促进了全警破案攻坚能力不断提升,三年来,破案数、移送起诉数逐年上升,今年以来破获刑事案件134起,同比上升31%,移送起诉84人,同比上升27.2%,三年重大案件及时侦破率均达100%。三是全局民警的幸福感美誉度有了提升。2015年以来,58.9%的民警及辅警获得上级各项表彰奖励,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公安工作及队伍建设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