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公安实战化需求 构建现代化指挥体系
我市高起点高标准建成全市公安指挥调度系统
2015年来,安康市公安局借助市局新业务技术大楼建设之际,针对安康中心城区没有由市局统一接处警、各县分局“三台合一”系统信息化程度低、系统架构、数据格式等不统一、不符合当前警务实战化的需求等原因,在市局新业务技术大楼设计建设了市级指挥用房,配套建设了全市公安指挥调度系统,目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
高起点设计建设。为真正建立起统一规范、一体运行、联动应用、与各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实时对接的全市公安实战指挥调度平台,安康市公安局先后赴省公安厅指挥(情报)中心及我省汉中、铜川、咸阳、江苏苏州、浙江宁波、绍兴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综合考虑公安实战需求及省内外先进经验,安康市局党委又做出了“统一各县局的‘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由市局对全市‘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市县分局分别招标建设。”的决定。
根据市局党委决定,结合外出考察学习情况,市局指挥中心对各县局的“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进行了全市一体化设计。在系统架构中,除各县局系统必备的、最基本的硬件、软件外,其余部分均由市局统一建设,如各县局系统数据的实时远程上传备份,以及基于接处警系统拓展的与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情报分析研判平台、12110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系统、执法办案系统、执法记录系统、移动警务终端系统、车辆GPS系统、手机报警定位系统、技防报警系统等系统的集成应用,均由市局负责建设并承担相关费用,各县分局仅需按照市局统一规划设计,完成本县的“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建设,实现与全市指挥调度系统(“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软件统一、实时对接、共享应用。
实战化集成应用。全新的安康公安指挥调度系统除实现全市公安机关的110、119、122接处警、警情统计分析研判、警情回访、一键布警、可视化指挥调度等传统的三台合一接处警功能外,还基于接处警系统,拓展了与警用地理信息、情报信息、视频监控、道路交通及治安卡口、执法办案与监督、移动警务、车辆GPS、手机报警定位、技防报警等业务系统的集成应用。系统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一体化运行。开始建设前,市局党委就明确提出,这次建设的全新安康公安指挥调度系统必须是高标准、智能化的,必须超前考虑建设。为此,在设计之初,市局就把市局、3个分局、9个县局通盘考虑,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招投标环节实行统招分签,市采购中心组织开展统一公开招投标,市级、县级分开承担建设费用;同时,系统全部在公安网上运行,为指挥调度系统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的一体化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一键式布警。依托PGIS系统,在接到群众报警后,可以对报警人进行实时定位,报警人周围的警力资源等可以通过系统一键选定,集成化下达指令,选圈的范围内的视频资源等均可实时调用。三是实战化指挥。对市局接报的安康中心城区重特大警情,以及实时监测到的各县局接报的重特大警情,视情启动相关预案,市县分局、各警种、各部门在市县分局指挥中心,通过有线、无线、视频等方面,开展联合指挥调度,协同处置应对。同时,每天研判全市警情数据,结合综合情报研判结果,实时下达到各县分局、各警种,精准开展打防管控。四是智能化调度。依托公安网,通过全市公安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之间有线、无线调度手段的云组网、无缝集成、一机调度。安康中心城区由市局指挥调度中心直接指挥到一线作战单位,市局指挥调度中心与各县局之间通过视频调度,实现实时、高效、快捷的指挥调度。全新的安康公安指挥调度系统成为了一个集警情信息采集、警力展示、警情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为一体的综合性警务实战指挥平台,也在全市建立起了扁平化、实战化的警务指挥体系,初步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的一体化运行、一键式布警、实战化指挥、智能化调度。
专业化协同处置。根据系统设计,110、122警情直接由市县分局指挥中心直接受理; 119的报警业务方面,对直接拨打119的报警数据,先进入市级接处警系统,再直接分派到消防支队的119指挥中心,119指挥中心指挥调度消防警力处置的同时(119警单实时同步给市局和各县局指挥中心),通过IP电话和系统数据实时同步两种方式,随时与市局指挥中心联系对接,依法高效快速处置;对群众拨打110的火警报警,通过架设在消防支队指挥中心的市级接处警系统分接警台,从全市的接处警系统直接分派到消防指挥中心处置,市局指挥调度中心实时监督处置。
目前,全市公安指挥调度系统运行稳定正常,该系统的应用将支撑起全市公安机关的一体化运行、扁平化指挥、实战化应用,为打防管控、服务社会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