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
《全市公安机关“秦风. 一打击、五整治、
五防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公安局、分局,局属有关部门:
现将《全市公安机关“秦风 •一打击、五整治、五防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安康市公安局
全市公安机关“秦风 •一打击、五整治、
五防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全省公安局长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全市“秦风行动”,按照《全市公安机关“秦风行动”总体方案》的部署要求,结合全市当前社会治安实际,市公安局决定,从现在起至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和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以社会治安持续优化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为总目标,以“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为总思路,深入组织开展“秦风 •一打击、五整治、五防控”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及民生领域的突出犯罪活动,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着力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压降刑事治安发案,努力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目标任务
因地制宜,开展全市公安机关“一打击、五整治、五防控”专项行动,不断掀起今年“秦风行动”的新高潮。要通过“一打击”,严厉查处一批涉及民生领域的突出犯罪活动,完善健全打击涉及食药品安全犯罪、环境污染犯罪等民生领域犯罪新机制;要通过“五整治”,进一步建立完善针对突出治安问题的常态整治机制,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通过“五防控”,进一步健全完善针对重点区域部位的动态防范控制,着力实现对社会治安的立体化防控,确保实现各类发案明显减少、社会治安持续优化、人民群众安全满意、党委政府认可放心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市公安局成立全市公安机关“秦风 •一打击、五整治、五防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雷绍明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副组长:王 鹏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
姚 军 市公安消防支队政委
李宏团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
成 员:王冰涛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
曹建康 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
王朝辉 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政委、网安支队支队长
强 林 市公安局督察支队支队长
穆晓黎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
杨 斌 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支队长
牛军强 市公安局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
谭 简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
张 祺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
吴友伦 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周章斌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管科科长
郑红军 市公安局信访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办公室主任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王冰涛兼任,副主任由市局治安支队治安大队长姚远担任,治安支队治安大队民警钟华、交警支队民警肖喆、消防支队防火处参谋杨天祥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各县分局也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筹警力部署,形成整体合力,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行动深入开展。
四、工作重点及措施
全市公安机关要坚持严打整治与整体防控相结合,坚持专项行动与常态打防相结合,切实增强打击、整治、防控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不断提升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
(一)开展重点打击,完善健全涉及民生领域犯罪新机制
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以打击食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及环境污染犯罪为重点,综合采取公安主动打、部门联合打、大要案件和重点地区挂牌打等措施,深化重点打击行动。各县分局要切实履行职责,坚持主动进攻,因地制宜,主动谋划,深度摸排,认真研判,把握重点,严厉打击涉及食品药品安全、制假售假等领域突出犯罪,确保广大群众居家安心、出行放心、生活舒心;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受理群众举报、开展网上巡查、布建特情耳目、日常治安检查等多种渠道,全面搜集、挖掘涉及环境污染犯罪线索,及时深入掌握各类情报信息,健全完善与有关部门的执法衔接配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案件的查办、督办,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安康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公安机关查处食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不少于270起,查出环境污染犯罪违法案件不少于141起。
(二)开展集中整治,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
全市公安机关要继续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深入开展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
一是认真开展黄赌毒、“五霸”等治安突出问题的集中整治。全市各级治安部门要在去年开展打击整治“黄、赌、毒、黑、乱”突出治安问题专项行动和整治“村霸、街霸、市霸、沙霸、路霸”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和深化集中整治工作。要始终保持对黄赌毒等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继续组织开展扫黄扫赌扫毒“无声风暴”,要突出整治辖区内KTV、酒吧、夜总会、歌舞演艺、足浴洗浴、高档会所、快捷酒店、中小旅馆,以及电玩城、游戏厅、棋牌茶楼等重点行业场所内的涉黄、涉赌、涉毒违法行为,绝不让“黄、赌、毒”丑恶现象形成气候;要通过受理群众举报、布建特情耳目、日常治安检查等多渠道入手,全面搜集、挖掘涉黄涉赌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及时深入掌握内幕性情报信息;要重点打击开设赌场的组织者、为首分子及骨干成员,卖淫嫖娼的组织者、强迫者、引诱者、容留者、介绍者以及为涉黄涉赌提供场所的经营者和幕后“保护伞”。要按照《全市公安机关集中整治“村霸、街霸、市霸、沙霸、路霸”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集中摧毁一批“涉霸”犯罪团伙、破获一批“涉霸”案件、整治一批“涉霸”犯罪突出行业和场所、惩处一批“涉霸”违法犯罪分子,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关停取缔违法违规经营场所不少于20家;查处10人以上赌博案件不少于100起;查处卖淫嫖娼案件不少于84起;查出涉毒案件不少于66起,强制戒毒不少于96人;查处“五霸”治安案件不少于120起,刑事案件不少于80起。
二是深入推进城中村等治安重点地区的集中整治。全市各级治安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和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深入排查,全面掌握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要突出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治安复杂的村(居)、街巷、以及公共复杂场所等易发案地区的排查整治,消除各类治安隐患,落实常态化管理制度,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各县分局按照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组织开展对辖区出租房屋、中小旅店、留宿洗浴场所、电子游戏厅、歌舞娱乐场所、网吧、休闲会所等复杂场所的治安清查行动,从严打击整治藏匿其中的黄赌毒等违法犯罪问题、流动暂住人口违法犯罪问题,解决“两抢一盗一骗”案件频发、出租房屋、网吧、中小旅馆等级管理混乱等社会治安问题,市局全年将组织两次全市范围内的复杂场所交叉治安清查行动。要坚持挂牌整治、集中整治、滚动整治相结合,确保限期改变面貌,不发生大的治安反弹。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公安机关摸排治安重点地区不少于50个,整治率不低于98%。
三是全面开展复杂行业场所的集中整治。全市各级治安部门要加强行业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集中时间、集中警力,重点对辖区内休闲娱乐场所、废旧物品回收站点、二手机动车交易市场、废旧书籍音像制品交易市场、开锁、印章、复印行业、物流快递等特殊行业领域组织开展不低于两次以上的统一治安大检查行动,要夯实检查任务责任,跟进管控措施,从严打击整治隐匿其中的各类违法犯罪问题,全力挤压犯罪空间,切断盗窃销赃渠道及利益链,确保不因疏于检查管理而发生社会危害。
四是集中整治网上治安多发问题。全市各警种特别是网安、治安部门,要结合“清网行动”,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政治谣言专项行动,集中打击整治涉政型非法网络组织、制作非法网络刊物、制造传播炒作网上虚假信息、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网上售卖违禁品、网上制假售假等治安多发问题,严防有害信息形成网上网下传导的社会破坏力量。治安部门要从中全面梳理掌握网上各类涉爆涉枪、色情、赌博犯罪线索,逐一落地核查,实行专班盯办、专项经营,一追到底。网安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社会综合治理,健全完善网上执法规范和标准,落实信息网络网址、账号等实名登记备案制度,落实网络经营、服务主体法律责任,不断提升依法管理网络社会的能力。
五是认真开展公共隐患集中整治。全市公安机关要以前期开展的“三大行动”为抓手,进一步细化监管措施、夯实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公安消防以及涉危涉爆物品等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市不发生群死群伤治安灾害事故。交警部门要结合高速公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从严查处整治交通违法行为,深化交通隐患排查整治,规范道路通行秩序,确保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大面积交通拥堵。消防部门要结合开展火灾隐患集中攻坚整治行动,扎实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严防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经文保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水电油气等重点行业、重点要害部位和高校内部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集中打击整治涉油涉气涉电涉校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不发生大的问题。治安部门要按照省厅部署,切实加强危爆物品管理工作,认真部署开展“2015年治爆缉枪”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涉爆涉枪单位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确保不发生因危爆物品管理不当流失社会引发的暴恐案事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聚集场所及大型活动安全管控机制,不断强化重点区域、行业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整治期间全市治安部门查处违反民爆物品管理规定案件不少27起,非法制造、买卖、私藏枪支和爆炸物品案件不少于30起。
(三)突出防范控制,着力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适应信息化、动态化社会治安形势需要,加快创新完善全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管控社会治安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突出强化社会面整体防控。全市治安、交警、巡特警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实行重点部位定点武装执勤、公安特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勤务、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常态化;要进一步完善群防管区、派出所管片、巡特警和警务站管面、公安检查站管点、交警管线的新型网格化“五级巡防”体系,不断提高见警率、管事率;要加大县分局、派出所巡防力量,强化街面、社会面巡逻防控,健全着装巡逻与便衣守候、定点执勤与动中备勤、警车巡逻与徒步巡逻、实兵巡逻与视频巡逻、专职巡逻与群防群治“五结合”的网格化巡逻机制,实现视巡、车巡、步巡一体化。在重要节日、重点时段、重要区域,要适时启动武警与公安民警武装联勤巡逻、武装设卡盘查、公安检查站,切实加大社会面巡逻密度和盘查力度。要严格落实警力进社区进农村、警车上街面上路面工作要求,开展红袖章巡逻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切实提升对整个社会面的动态防控,确保社会面治安秩序良好。
二是突出重点部位动态防控。全市治安、巡特警部门要以城市广场、繁华街区、商业聚集区、人员密集场所,以及车站、旅游景区景点等反恐防恐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布警与动态调警防控机制,强化“屯警街面、动中备勤、联勤联动”巡防机制落实,及时跟进动态预警监测评估,全面加强各项安全预防措施落实,确保一旦发现超出预期风险可控范围,能依法及时予以强制疏导疏散,严防发生重大涉恐涉暴案事件和拥挤、踩踏等治安灾害事故。
三是突出强化基层社区基础防控。全市治安部门要以基层社区警务为重点,大力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推广社区民警“双向积分”考核,推动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要组织开展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摸清辖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基本底数,落实对治安重点人员的动态控制,严防其漏管失控制造事端。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的新路子,大力发展义务性群防群治队伍,广泛开展社区巡逻、邻里守望、看楼护院、内部防范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形成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良好局面,打牢基层防范工作的基础。
四是突出强化单位内部安全防控。全市经文保部门要以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金融行业机构、高校等单位内部安全防控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陕西省安全技术防范条例》和《陕西省公共安全图像系统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指导、督促单位内部治安防范工作达到治安保卫工作制度完善、责任明晰、机构健全、人员齐备、设施完好、措施落实;治安保卫情况有人检查,重要部位得到重点保护,治安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处理;重点人员管控措施得当有效,巡逻防范工作措施严密有效。
五是突出强化矛盾纠纷排查防控。全市治安部门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化下不安定因素突出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加强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化解工作,特别是对发现的重大不稳定事端及苗头,要认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报告党委、政府,通报相关主管部门依法稳妥处置,严防形成行业性、区域性社会风险,引发重大不稳定事端。信访部门要结合开展信访法制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健全完善公安信访工作机制,引导群众运用理性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推动在法制轨道内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县分局要准确把握治安总体形势和本地违法犯罪规律特点,深刻认识开展“秦风 •一打击、五整治、五防控”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将其作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按照市局“秦风行动”总体方案和“一打击、五整治、五防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切实明确目标任务,迅速制订方案,严格细化措施要求,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各县分局要因地制宜、抓住重点,突出特色、选好载体,分层次、分阶段有序推进、持续加力;要紧紧盯住重点突出问题,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打击整治防范什么、怎么有效就怎么组织实施开展”的原则,全面组织开展好各种类型的打击、整治、防控工作,确保“打得准、打得狠、治得住、防得严”。
(三)打防结合,形成合力。“秦风 •一打击、五整治、五防控”专项行动贯穿全年工作,涵盖多警种业务。各责任部门要把发挥职能优势与相互配合结合起来,确保形成严打工作合力。工作中,要结合行动推进,切实处理好打防关系,要通过打击堵塞防控漏洞,通过防控为打击提供服务支持,努力推动社会治安打防结合、良性运转。
(四)督导考核,确保实效。“秦风 •一打击、五整治、五防控”专项行动时间长、跨度大。各县区要把督导暗访和专项检查作为常态工作贯穿行动始终,推动工作向深入发展。市公安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领导带队,分片包抓县区,及时督导研究解决专项行动相关问题。同时,市局将“秦风行动”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市局治安支队也将“秦风 •一打击、五整治、五防控”纳入市级治安系统重点工作考核,采取每月通报、季度考核、半年点评、年终排名。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治安问题多发的县区,市公安局将进行通报批评。
(五)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协作,对重大行动、重点案件,取得的工作成效和涌现的先进事迹,及时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开通举报信箱,及时受理、回复群众的举报投诉。要采取治安播报、警情提示、印发防范指南等办法,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要采取广泛动员、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严打整治严防违法犯罪的浓厚氛围。
(六)加强信息报送,及时上传下达。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由县(区)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归口收集掌握,各责任单位确定专人每月5日前将本部门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报市局治安支队。各县分局治安部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