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三条举措”提升网络涉警舆情引导能力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9日 来源:汉滨公安分局 【字体:

 

妥善应对处置社会转型期的网上涉警舆情,汉滨分局结合新形势下公安工作规律特点和现代新闻媒体传播规律,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协同网上网下两个战场的理念,从解决三个问题入手,积极主动的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不断提升新媒体时代舆情引导能力。今年以来,已发现上报本地涉警网上信息41条,成功引导了“赵军权救助事件”、“兴安西路群殴案”等涉警舆情,在澄清事实、还原真相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汉滨分局的公信力,巩固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一、抢占先机,解决舆情苗头反应“轻、疏、慢”的问题。由指挥中心网安办公室牵头,24小时不间断地加强网络舆情巡查,一旦发现涉警舆情苗头,快速反应,组织全局网络舆情引导员,紧紧抓住事件发生后的黄金4小时,迅速通过百度安康吧、汉江网讯、华商安康论坛等本地主流贴吧、论坛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掌握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同时,积极关注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关键节点上的舆情走向,主动利用网络随时跟进,实时刷新事件的进展情况,及时发布事件处置的新情况,积极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将矛盾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

二、更新观念,解决信息公开发布“捂、盖、瞒”的问题。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影响力,全面、客观的认识新媒体给公安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主动学习新媒体应用知识,熟练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同时加强与分局新闻中心的联动,加强与安康电视台、安广台、安康日报、华商报、西部法制报等中省驻安和本地媒体的联系沟通,以更加坦诚的姿态面对公众,积极公开事实真相,主动交流,消除误解,赢取民心,杜绝因“捂、盖、瞒”助长谣言泛滥,造成视听混淆,使原本清楚简单的事件变得模糊复杂,加大处置难度,甚至引火烧身。

三、完善机制,解决舆情危机处置“盲、乱、偏”的问题。一是建立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由网安办公室牵头,在全局范围内选拔政治可靠、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熟悉新时代媒体网络的中青年民警,建立一支70人的舆情处置引导专门人才队伍,定期进行内部培训。本着“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预防在先、控制有力”的原则,建立健全涉警舆情收集、研判、分析、报送、会商、预警、反馈机制,对涉警舆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及时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走向、规模作出快速反应,及早通知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二是构建基于新媒体的应急处置机制。在公众事件中及时监控、引导舆论的热点,重点把握五个原则,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即:坚持及时准确的原则,当网上出现突发性涉警事件信息时,及时正视问题,分阶段的公布事实真相,并统一信息发布口径,及时消除疑惑或质疑,有效地正本清源;坚持群众观点的原则。让群众及时准确的了解事实真相,抛弃由官方独家掌控信息的意识和行为,让民众在多种信息中进行分析判断;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把透明度作为正确引导舆论的基本前提,坚持信息公开、真相公开,消除噪音和杂音,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坚持分类引导的原则。针对涉警舆情个性化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战法进行引导。对正反两方激辩的,采取扬正抑反措施;对网上散布的,采取公密结合手段,以普通网民身份参与讨论,以假乱真、分化瓦解;坚持依法处理的原则。对公安机关存在过错的涉警舆情,坚持坦诚相待,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争取公众的谅解;对恶搞、无中生有、故意散播谣言诋毁公安机关形象的涉警舆情,及时针锋相对地予以反击。在查明真相、澄清事实的同时,收集固定证据,对舆情恶意制造和传播者,坚决依法处理,维护公安机关的尊严。

阅读人列表 已有0人阅读,已被阅读
各县区信息统计 各部门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