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公安局立足全县实际,充分发挥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全力做好“五小“文章,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长效机制,倾力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一、搞好“小服务”,解决大问题。针对旬阳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社情民意复杂的特点,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农活季节等规律,开展经常性、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活动。以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民警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村庄院落与群众交心谈心,倾听群众的心声和呼声,了解思想动态,掌握群众的期盼和诉求,使法律常识在群众心中生根,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局共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咨询会等60余场次,主动上门服务群众5800余人次,发放法律宣传单1.5万余份。
二、化解“小纠纷”,减少大矛盾。该局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走访工作的重头戏来抓,要求民警进场所、进农家、进企业,积极排查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问题,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抓小、抓早、抓好。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隐患328起,其中成功化解因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等引发的有群体性苗头的矛盾纠纷9起。
三、抓牢“小信息”,构建大联动。该局充分发挥民间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合作职能,构建大联动调解体系。主动加强与司法、信访、法院等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密构化解矛盾纠纷的社会网络,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一是以警务室为基础,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并通过警务室民警主抓,村组干部、村调解委、信息员联动协调抓的方式,积极架起“警务室、村组、信息员”三位一体的信息通道,及时掌握矛盾纠纷隐患苗头;二是针对全县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城市建设以及婚姻家庭等复杂纠纷较多的实际,积极协调法院、司法、民政、城建等部门,建立矛盾纠纷联动调解机制,定期召开形势分析通气会,大大提高了复杂纠纷调解的成功率。
四、实行“小分包”,严密大调控。对排查出的和掌握的矛盾纠纷信息实行分类、“打包”落实责任到人,对于一般矛盾纠纷,由值班民警直接受理调处;不能现场调处的,先调查取证,由调解小组负责后续调处化解工作;调解小组调处确有困难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实行分级、分类、“打包”处置,并进行矛盾纠纷风险评估。对职责范围内的案件,且风险等级高的,确定一名局领导负责,集中力量第一时间开展化解工作;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化解工作;因征地拆迁、城市建设等引发的涉及面广的社会矛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及时联动,主动出击,全力做好化解。
五、定期“小回访”,赢得大理解。按照“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善了矛盾纠纷“一事一回访”制度。民警在化解矛盾纠纷后,定期回访双方当事人,主动掌握双方当事人纠纷处理后的意见和想法,督促落实双方当事人共同履行协议,巩固调解成果,检验调解是否达到预期社会效果。同时,在回访中坚持“化纠纷、查根源、防反复”的原则,针对各类矛盾纠纷,科学分类、建档立册、责任到人、追根究源、及时总结,防止类似矛盾的多发。该局对2013年以来化解的300余起纠纷均做到了回访,满意率达到98%以上。